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风口临近 光伏光热产业如何腾飞?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风口临近 光伏光热产业如何腾飞?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欧阳昌裕 2015/11/25 10:23:48

19551次浏览


  这就反映出国家优先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暂时困难时发生了战略路径动摇;也反映出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电站和光热发电三者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尚未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尤其是电情的清晰的一体共识;还反映出行业内外至今还未充分吸取多年来大规模“弃风”的经验教训,即在“三北”基地大规模发展光伏电站,必须统筹规划落实好市场消纳、送出通道以及风电布局等,使光伏电站不再陷入风电发展困局。统筹协调乏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部部门间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资源普查、光电规划、项目核准、价格、税收、财政补贴、专项资金安排、标准、重大科技项目和示范等事项,分别由国务院多个主部门行使,没有充分利用国家能源委员会平台建立起部际联席协调制度来统筹光电的行政管理,造成相互脱节。例如,包括光电在内的可更新能源发电发展目标并没有与国家财政补贴能力(即可更新能源发展设立资金,主要是可更新能源电价附加)进行统筹平衡,造成规划目标越来越高、年度指导规模越来越大,而财政补贴缺口也越来越大。此外,光电项目核准权限下放给省级相关部门后,国家有关部门主要依靠年度指导规模来调控,与发展规划脱节,也缺乏部际间有效统筹协调。二是部委内部也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突出表现在“三北”基地建设光伏电站与风电布局建设缺乏统筹协调,对当地电力需求及消纳能力、外部消纳市场落实及配套送电工程,以及项目核准时序都存在明显分歧,统筹协调不够,造成了既“弃风”又“弃光”的困局。
  
  开发运营商业模式有待打破。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国家优先发展的方向,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尽管中点给予了明确的补贴政策,大部分地方相关部门也根据各自实际给予了相应的地方补贴政策,但分布式规模小、点多面广、随意性大的属性,加上培育发展时间短,普遍存在着屋顶落实难、电费回收难、贷款融入资金难、并网接入难、质量保证难等问题。需要经历若干年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找到符合我国国情和各地实际的商业模式。光热发电目前正处于工程示范阶段,光热发电设备制造业基础薄弱,建设成本较高且难以降低,国家尚未出台明确的上网电价和补贴政策。需要国家尽快明确电价补贴政策,来促进光热发电大规模开发。
  
  技术创新和产业重组乏力。技术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产品同质化高,高等装备普遍依赖进口,高等技术研发与国外尚有差距。我国尚未建立起强有力的国家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公共研究平台,更没有建立起技术研发的长效机制。研究力量分散,研究内容和方向既缺乏系统谋划,又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难以形成合力。国家投入不足,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够,使得企业投入资金技术研发的积较性不高,多以简单模仿复制为主,导致产品同质化和价格恶性竞争。缺乏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企业发展经验,自主核心技术有待打破。光电产业优胜劣汰机制尚待完善健全,技术门槛低、产业集中度低仍是产业转型升级中亟需攻克的顽症。
  
  法律法规亟需完善细化,市场主体权责利不平衡。《可更新能源法》原则性多、操作性不强,部门制定的条规和政策,或多或少考虑本部门利益的多,难以完全站在全社会高度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协调,既增加了部门之间工作协调的难度,又造成相互扯皮和责任难以追究。例如,《可更新能源法》第十四条提出国家实行可更新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并明确规定了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部门职责和电网企业的责任,要求电网企业应当与按照可更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更新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可更新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同时应当加强电网建设,扩大可更新能源电力配置范围,发展和应用智能电网、储能等技术,完善电网运行管理,提高吸纳可更新能源发电的能力,为可更新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
  
  实际上,我国电网规划和电网项目核准管理权限为相关部门能源主管部门行使,发电计划也是省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牵头制定,电网企业仅有电网规划建议权、电网项目申请权和发电计划建议权。如果“三北”基地光伏电站规划失当,本地区无法全部就地消纳,又无外送区外市场消纳及其配套外送工程规划,或者有外送工程规划却迟迟得不到核准开工甚至核准不及时造成不能同时投运,导致没有实现“全额保障性收购”时,应该追究谁家责任,缺少法理依据,配套相关部门条规也没有明确。这也是“三北”基地既“弃风”又“弃光”的重要原因。此外,国家为促进光电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细化的财税价扶持政策,但对电网企业却只有服务责任和投入要求,没有具体明确成本回收渠道。如国发[2013]24号文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入资金建设,同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和相关服务费用;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国能新能[2013]433号)进一步规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接入系统工程以及因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入资金建设,用户侧的配套工程由项目单位投入资金建设。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和相关服务费用将直接减少电网企业收益,国家对如何补偿没有具体说法,更没有具体渠道。增加的电网投入资金虽然可以通过国家财政补贴中“专为可更新能源发电项目接入电网系统而发生的工程投入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渠道得到补偿,但既不及时也没有全额补偿。又如,并网光伏发电运行需要电力系统提供调峰、调频、调压和备用等辅助服务,主要由煤电等传统电源承担,在目前没有建立辅助服务分担机制的条件下,只能依靠行政调度命令强制煤电等传统电源高层度调峰而相应增加成本。
  
  国家补贴资金不足、发放不及时。电价补助资金落实不到位,加重了光电企业的经营负担。国家补贴资金不足反映出可更新能源发电总规模与国家财政补贴能力(即可更新能源发展设立资金,下同)或可更新能源电价附加的不协调、不平衡,也反映出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规划和政策制定出现了严重脱节。发放不及时则反映出管理和发放流程有待优化。
  
  切实转变太阳能发电发展方式
  
  发展光电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光电作为我国新兴战略型产业,发展方式要从目前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加快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产业结构要从增量扩能为主加快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重的高层度调整。发展光电的总体思路是,立足整体、统筹规划,规模适度、一挂双适,两个结合、两个优先,集中有序、两个落实,市场配置、一升一降。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