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備線娼уΛ娆撳礉濮椻偓椤㈡岸顢楅崟顒€鍓柣鐘叉穿鐏忔瑧绮旈崸妤佺厪闁糕槅鍘界€氾拷闂備線娼уΛ娆撳礉閺囥垹鍌ㄩ柕鍫濇处鐎氬鎮峰▎蹇擃仾闁哄棗鐗撻弻娑㈠箛椤掑喚娼堕梺閫炲苯澧鹃柟鍑ゆ嫹
闂備線娼уΛ娆撳礉濮椻偓椤㈡岸顢楅崟顒€鍓柣鐘叉穿鐏忔瑧绮旈崸妤佺厪闁糕槅鍘界€氾拷闂備線娼уΛ娆撳礉閺囥垹鍌ㄩ柕鍫濇处鐎氬鎮峰▎蹇擃仾闁哄棗鐗撻弻娑㈠箛椤掑喚娼堕梺閫炲苯澧鹃柟鍑ゆ嫹
2018年1-9月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0%,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增长0.4% 1-9月我国水泥行业产量15.8亿吨,同比增长1.0%,单9月水泥行业产量2.1亿吨,同比增长5.0%。1-9月累计增速较2017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环比1-8月上升0.5个百分点。 我国平板玻璃产量6.5亿重量箱,同比上升0.4%,单9月平板玻璃产量7267万重量箱,同比增长3.9%。1-9月累计增速较2017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环比1-8月上升0.5个百分点。 进入旺季叠加投入资金拉动,1-9月水泥和玻璃需求累计增速均转正。9月单月水泥产量增速向好;玻璃单月产量增速提升。 前三季度投入资金端增速企稳 1-9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入资金48.3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2017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环比1-8月提升0.1个百分点;9月国内城镇固定资产投入资金完成6.8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较2017年同期基本稳定。 1-9月国内房地产投入资金累计完成8.9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较2017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环比1-8月下滑0.2个百分点;9月国内房地产投入资金完成1.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较2017年同期下滑0.3个百分点。细分项目中,销售面积增速回落,购置、新开工面积增速持续反弹带动施工面积改善,但竣工指标延续负增长态势。单月指标中,销售面积出现负增长,购置、新开工和施工指标维持两位数增长,竣工面积增速持续负增长。 1-9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含电力)同比增长3.3%,增速水平较2017年同期回落16.5个百分点,环比1-8月回落0.9个百分点,增速持续下滑且降幅非常大。细分项均出现大幅回落:1-9月铁路运输业增速-10.5%,道路运输业增速8.9%。此外,水利管理业增速-4.7%,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1.7%。 1-9月宏观经济数据简评: 国外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今年以来,我国基建投入资金和房地产投入资金增速一降一升,两者作用下使得我国固定资产投入资金增速虽有回落但总体保持稳定。分解基建投入资金和房地产投入资金分项数据,基建分项数据全部持续回落,房地产前期分项目连续四个月出现反弹;虽短期无忧,但若持续亦恐失稳。我们认为,四季度房地产投入资金增速缓慢稳定回落,基建投入资金增速触及低点后会企稳反弹,综合作用保证我国固定资产投入资金增速的整体稳定。 [详情]
2018年的“寒冬”似乎来得早了些,虽然国庆假期玻璃厂家增库乃属正常,但节后沙河玻璃价格创下了年内新低,旺季预期被打碎,市场信心跌入谷底。 采访中货物日报记者了解到,9月以来,玻璃期价却从高位滑落,展开一波跌势。FG1901合约累计下滑9%,玻璃现货市场也是一片哀嚎。面对国庆假期中的不断累库,玻璃企业也通过降价出库等各种“招数”来应对这一局面。 据弘业货物分析师张永鸽介绍,9月多数玻璃厂家挺价度日,但面对传统国庆假期的累库,生产企业开始放招。“节后沙河地区玻璃价格累计下跌70—100元/吨,当前薄板玻璃价格已回落至1360—1390元/吨附近。基准地的降价对周边市场影响非常大,除了华南市场较为坚挺之外,东北、华东及华中玻璃市场均呈现40—60元/吨的降幅,以缩小区域之间的价差。” “金九银十”原本是传统的销售旺季,今年玻璃价格自北至南却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业内人士表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北方地区部分厂家库存偏高,清理库存造成市场价格差异加大;另一方面,需求端减缓的时间也有所提前,加工企业采购量同比有所减少;再者就是除了部分北方地区集中停产生产线之外,其他地区产能增加幅度比较快,尤其是部分华中地区。 “从生产企业整体库存看,今年持续增加的时间也早于去年同期。随着北方地区价格调整,南方地区整体市场信心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价格逐步承压。”上述业内人士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玻璃企业的销售政策趋于灵活,更多的生产企业以增加出库和回笼资金为主,同时加大了对南方地区的销售,以及对海外市场的关注度。而华中等地区前期点火的生产线,近期已经逐步发挥产能作用,对本地和周边市场的供给有一定的压力。 “前期沙河地区玻璃价格调整之后,对周边市场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近期出库基本以销售到周边市场为主。同时部分库存偏高的企业,加大了前期产品的清理力度,价格优惠幅度比非常大,试图尽量减少自身的库存水平。”沙河某玻璃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地区因环保问题计划停产的生产线还在正常的生产,短期内没有停产的计划。 据了解,通过企业的种种措施,近两周玻璃销量略有好转,累库速度放慢,处于弱平衡状态。北方目前的价格较低,以沙河为代表的地区更是改变了之前偏高的地区相对价格。 在江海汇鑫货物研究总监陈毅看来,接下来两周左右的时间,需求将进一步下滑,在此之后需求才有可能会逐步反弹并保持平稳,但地区间价差的优势使得沙河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出库相对较好。“近期华中号召企业涨价,即使不执行,如果不跌的话,也在保护着沙河地区的低价优势,因此预期玻璃货物01合约偏弱运行,但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两周之后,玻璃市场可能进入并保持较长时间的弱平衡状态,在悲观预期和现货需求不高的情况下,如果玻璃厂适当降低产能利用率,就可使得接下来库存累积速度降低,甚至出现弱平衡下的库存平稳情况,届时可能会有一波期现回归行情。”陈毅称。 [详情]
今年以来,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表现为稳中有变的运行特征。这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建材行业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变为要点,在环保、质量、错峰生产等综合手段共同作用下,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控制产能释放,努力维护市场供需动态平衡的结果。而另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等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市场需求下滑、企业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行业下行压力不断积聚。 一、今年以来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概况 今年以来,受建材市场需求持续走弱、环保限产等因素影响,建材行业呈现中低速平稳增长态势,建材主要产品产量有所下降,但受价格高位影响,行业经济效益相对较好。 1.建材行业经济效益保持稳定。1~8月,规模以上建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万亿元,利润总额2463亿元。其中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利润增幅有所收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卫生陶瓷、防水材料、轻质建材、隔热保温材料、石灰石膏、技术玻璃、非金属矿制品等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定。但与上年实际销售收入比较,大部分产业出现下降。 2.建材主要产品产量有所下降。1~8月份,水泥、商品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桩等水泥制品等投入资金驱动类产品生产总体继续呈现放缓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水泥产量13.8亿吨,同比增长0.5%,平板玻璃产量5.7亿重量箱,同比下降0.1%;技术玻璃、玻璃纤维布、陶瓷砖、大理石建筑板材、防水建筑材料等产品产量同比保持增长。跟上年同期实际产量相比大部分产品产量出现下降。 3.建材产品平均出厂价格趋稳。8月份建材及非金属矿产品出厂售价趋势为110.7,比上月上涨0.1个百分点,1~8月份平均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7%,增幅比1~7月份继续放缓0.2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全国水泥平均出厂价格继续环比下降1.1%,1~8月份平均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3.1%;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格环比微幅下降0.2%,1~8月平均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3%。 二、当前建材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内外因素交织,行业经济运行压力持续积聚。传统建材产量出现明显下降。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入资金增速呈现持续回落的态势,1~8月份仅同比增长5.3%,市场增量几乎消失,75%左右受投入资金驱动的建材行业在产能过剩和投入资金低位情况下,已开始被迫转向存量市场。而建材新兴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从市场范围,仍处于转型或培育阶段。建材行业市场动力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与此同时,受政策环境、企业运营环境不确定性凸显等因素的叠加影响,行业市场供需关系总体处于弱需求状态下的供需结构再平衡、再调整过程,且速度有所加快,运行风险有所加大。 2.行业固定资产投入资金增速持续下滑,影响行业后续动力。2015年以后建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入资金增速急速下滑,2016年增速不足1%,2017年下降1.7%,不仅水泥、平板玻璃等基础材料产业投入资金下降,加工制品业投入资金增速也出现明显下滑。这种现象是多年来未有过的,这不仅在短期内使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放缓,长期看由于新技术、装备更新不足,也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弱化行业发展的内生精力和后继发展动力。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阶段,前几年建材投入资金下滑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已经有所显现。 3.产能过剩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去存量产能应加快推进。截至2017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19亿吨,水泥产能超过36亿吨,2017年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不足65%。今年以来,水泥市场需求仍然较弱,今年前8个月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仅57%,东北、西北部分地区水泥产能利用率仅30%左右。近年来,行业效益的好转,行业自律、错峰生产等限产量而不是去产能的措施作用明显,但这也使得全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企业分化、区域分化,产能过剩问题还远未缓解甚至仍有所积聚。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由过去的以遏制新增产能为主,加快向结构性、系统性去产能转变。 4.贸易关税变化将对建材行业发展产生影响。今年以来,美国先后对我国500亿美元及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贸易关税,涉及建材对美出口140多种建材商品,涉及金额32亿美元(按2017年出口数据统计)。与此同时,除直接贸易影响外,建材行业也将会逐渐感受到光伏、电子等下游产业的连带影响。 5.当前建材产品价格缺乏进一步上涨动力。2014年以来建材行业出厂价格持续下滑,2016年一季度后触底回升,2017年建材及非矿产品出厂价格持续恢复性增长,至今年初达到历史高点后一直处于平稳波动中,成为今年以来在市场需求总体弱化的情况下行业效益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下半年以来,需求市场弱化导致部分建材产品产量下降,建材及非矿出厂价格出现回落调整。受去年下半年价格持续高位的基数影响,下半年价格增幅将明显回落。在价格增速和市场需求双双作用下,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增速将明显回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将不断放大。 6.建材行业运行环境有所趋紧。今年1~8月规模以上建材行业存货周转率比1~7月份继续减少0.3次,比上年同期减少2.6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比1~7月份继续减少0.2次,比上年同期减少2.2次,产成品库存天数比1~7月份增加0.5天,比上年同期增加3.1天,应收账款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4个百分点。其中,水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防水材料、轻质建材、玻璃纤维及制品、建筑卫生陶瓷等行业应收账款增幅明显加大,卫生陶瓷行业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长超过50%。影响建材行业经济运行的市场经营、政策监管等多种因素变化加剧,全行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 三、全年建材行业运行情况预研 根据宏观运行情况及相关政策因素判断,下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入资金有望企稳,鼓励消费的措施将陆续发挥作用,建材行业市场需求偏弱、总体平稳的宏观市场环境仍将持续;行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将加快,行业自律继续加强,行业市场供需有望保持动态平衡,价格相对平稳。在市场结构变化、政策环境、管理模式、生产要素等综合影响下,行业经济运行将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特征。 综合判断,2018年建材行业总体将保持稳中有变的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变、环保约束将成为两大关键因素,外部需求有所趋紧,市场风险有所积聚,波动性平稳运行特征明显。预计全年增长幅度呈现前高后低态势,规模以上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温和增长。 [详情]
在玻璃企业的日常销售中,产品的定价模式主要以“随行就市”定价法为主。玻璃企业的定价主要参照市场需求以及周边同行业的产品价格水平。现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普通玻璃的生产企业市场范围收缩,因此价格竞争种类多样。生产企业为了较好地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往往将多种竞争手段组合起来使用。 通常情况有以下几种定价方式: 一、价格补贴 玻璃企业会给代理商或者流通商一个价格折扣,通过价格折让的方式,让玻璃经营企业的利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其优点是能够在稳定市场整个秩序的情况下,减少对整体市场的冲击。这样的市场操作比较隐蔽,相对于其他透明的价格促销策略来讲,比较好的保护了厂家的营销策略。其弊端就是价格操作容易被经销商和中间用户所利用,相对来讲经销商和中间用户更喜欢直接降价等促销措施。 二、保值销售 玻璃企业的代理商,从企业拿货,无论多少价格、多少数量的玻璃产品,企业都将保证代理商一定的利润空间。此政策优点:放大了玻璃企业的订单量,解决了当时市场看空引起的企业的大幅减产和库存积压问题。但是,由于代理商无需承担任何风险,所以行情略有恢复时定单会出现膨胀性增加,企业无法在源头上控制产量,供需矛盾失衡严重;另一个方面,保值销售政策在行情下跌的情况下,虽然玻璃企业频繁出台限价措施,但贸易商不可能全部都能自我约束,在利益的驱动下,玻璃产品价格不断的被推向更低。保值销售在解决了玻璃企业生产经营中短期的困难后,为后市不稳定发展更是埋下新的“地雷”。 三、月末结算 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采用以每月内平均价格结算,前期先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在提货当月内,市场平均价格作为结算价。优点是与市场联系更为紧密,结算价格能及时的体现市场价格,代理商可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动情况和下游需求情况,及时调整订单。在行情波动频繁时期,该政策有助于玻璃企业和代理商共同承担风险。缺点是玻璃生产企业缺乏主要性,生产计划受短期市场行情波动明显,由于市场提货时间不同,结算时间也不尽相同,贸易商之间操作空间加大。 四、价格协调 国内玻璃企业在所属区域范围内,偶尔联络一些生产企业通过“市场形势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交流。通过主要玻璃生产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玻璃价格下滑的趋势,共同维护行业健康的发展。只不过这种市场形势研讨会,对于参与者并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通常情况下只能在市场好的时候做到“锦上添花”,无法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实现“雪中送炭”的目的。 五、实行到岸价政策 此类定价模式主要是由玻璃生产企业承担产品的运输费用,开票价格中还包含了产品的运输费用以及各项杂费。其优点是经销商和中间渠道可以很简便地计算出成本价格和到岸价格,有利于控制成本;其缺点是对于运输距离远的区域,玻璃生产企业所承担的运输费用较高。 在具体业务方面,各企业的产品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各企业的产品还是存在差价。 [详情]
从区域看,京津冀地区生产企业报价跟进前期的沙河调整价格,但是幅度并不大;华南和华中地区价格稳定为主,暂时没有受到沙河降价的影响;西北地区部分厂家出库不畅,有价格调整的意愿。各区域走势如下: 今天华东地区玻璃现货市场总体走势偏弱,生产企业尽量以增加出库和回笼资金为主,市场信心不足。国庆节之后沙河地区价格调整,对华东等地区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目前看比较多数量的沙河玻璃已经进入华东市场,价格优势比较明显。为了增加本地厂家的竞争能力,本地厂家的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调整和跟进,但幅度并没有沙河价格多。从目前加工企业订单情况看,基本维持在前期的水平,增量有限。并且部分加工企业在承接订单过程中,有被地产商拖欠货款的状况,因此新接订单也不积较。 近期华南市场总体走势尚可,生产企业出库速度正常,前期因国庆增加的库存已经基本消化完毕,市场信心总体较好。部分生产企业报价小幅上涨,贸易商反应基本正常。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华中地区玻璃进入华南市场的速度有所增加。主要是今年以来华中地区产能增加速度较快。而沙河近期玻璃大幅度降价,也对华中地区市场信心有一定的影响。 今天华北地区玻璃现货市场总体走势偏弱,生产企业出库状况一般,市场信心不足。前期沙河价格调整,对厂家出库的效果比较明显,主要是销售到周边地区。但是随着周边地区厂家的价格调整和跟进,沙河玻璃价格优势有所减弱。因此近两天的出库情况环比有所下降,尤其是部分大型企业的库存目前看依旧明显偏高。而沙河本地加工企业订单情况同比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也造成了采购玻璃的数量减少。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增加对外销售,来进行消化库存。京津冀地区厂家价格有一定幅度的跟进。 近期西南市场总体走势尚可,生产企业产销率维持在当期平衡,市场价格暂时稳定。从厂家的市场信心看,相对其他地区要稳定一些,没有受到北方地区价格影响。 近期东北地区玻璃现货市场总体走势一般,生产企业出库情况尚可,市场信心不足。目前厂家加大了对外地市场的销售力度,以减少对本地市场的依赖。 今天西北地区玻璃现货市场总体走势一般,生产企业出库速度不佳,市场信心不足。当前部分加工企业订单已经有减少的迹象,而厂家库存还处于较高的位置。 后市综述: 国庆节之后玻璃现货市场出现区域分化。北方地区价格松动,出库情况一般;南方市场总体走势尚可,部分厂家报价小幅上涨。而今年以来增加的产能大部分已经发挥作用,对于现货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北方地区价格调整对南方地区的市场信心变化也在逐步的发挥作用。 [详情]
本价格保持稳定,市场整体供应压力未充分消化,期价短线仍面临调整压力8月27日开始,玻璃货物震荡下跌,主力1901合约昨日跌1.26%至1331元/吨,区间累计跌幅近10%,目前仍未摆脱下跌通道。目前玻璃及其主要成。 现货价格保持稳定 从现货市场来看,目前玻璃及其主要成本价格保持稳定。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10日,国内5mm浮法玻璃平均价格约为1629元/吨。重质纯碱价格分别为:华北地区为2050元/吨,华南地区为1950元/吨,华东地区为2400元/吨,华中地区为1950元/吨,西南地区为2000元/吨;重油出厂价格:镇海炼化为3100元/吨,福建联合石化为4530元/吨,环比持平;华东地区燃料油市场价格3100元/吨,环比持平;石油焦(3#B)东明石化出厂价格1330元/吨,环比持平。 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各地交割厂库5mm白玻价格参考价格分别为:河北安全1418元/吨,河北迎新1432元/吨,河北长城1381元/吨,河北润安1540元/吨,湖北亿钧1580元/吨,武汉长利1640元/吨。 市场压力未充分消化 产能方面,9月新建生产线点火的有福耀本溪二线600吨和湖南郴州旗滨一线1000吨;冷修和搬迁建设复产的生产线有武汉长利洪湖二线1200吨,广东英德鸿泰一线600吨和河北南玻一线600吨;冷修停产放水的生产线有海南中航三鑫一线600吨和沙河迎新三线500吨。 市场人士表示,目前玻璃现货市场维持稳定,部分北方地区厂家价格陆续跟进调整,市场信心不足。南方地区整体走势平稳为主,厂家库存尚可。前期点火的生产线都已陆续正常生产,对本区域的供给有一定增加。 从供应来看,目前国内浮法玻璃生产线总数370条,总产能13.27亿重量箱;生产线开工数237条,生产线开工率为64.05%;生产线库存3120万重量箱,库存较上周有所上浮。 玻璃市场9月库存基本没消化,旺季期间,市场实际需求并不好,新的房地产竣工数据下滑也印证了这一点。“金九银十”过后,即将进入淡季,玻璃企业一般会存在主动去库存心态,如果市场需求不好,则更多会以降价排库手段为主,因此,当前市场压力尚未消化充分。“短期玻璃价格自身反弹动能仍较弱,对后市的反弹持续性存疑。” 未来玻璃价格不能忽视环保因素。玻璃产业作为环保严控的其中一个要点,今冬将继续面临限产局面。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