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免费注册】

广州市中玻玻璃有限公司

主营:有色玻璃原片,在线镀膜原片,在线易洁膜原片,在线LOW-E原片,在线SUN-E原片,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胶玻璃

  • 中玻跨境
企业新闻
  • 玻璃深加工市场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发布时间:2018-12-2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了结构调整的平稳期,房地产结束了长达15年的超级繁荣期,进入了真实意义上的调整期。  应该看到,从去年开始,明显放缓的经济运行形势,对我国玻璃深加工行业的影响和冲击的非常大的。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值出现了下滑。部分企业出现了亏损,银行贷款的减少和资金链的短缺是企业面临的很大难题。  环保形势依然严峻未来三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  沙河市绝大多数的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都举步维艰,玻璃深加工市场仍面临严峻的考验。市场总体份额就是那么大,订单经常被实力雄厚的大型玻璃企业接走,而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因资金缺乏无法大量垫资而只能做一些尺寸不规整的小单子。且越是中小型企业,价格战越激烈,导致市场越加混乱,经常出现以降低产品质量来实现低价销售的现象,从而产生了恶性竞争。  从整个玻璃深加工企业区域分布及市场行情来看,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主要的“困局”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模小  我国深加工玻璃企业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东、华北三个区域,与平板玻璃的产业布局一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涉及玻璃深加工的企业数量近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500多家。行业规模分化严重,企业良莠不齐,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技术上缺乏创新,经营上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二是同质化导致市场竞争无序  平板玻璃行业的产能过剩,实际产量7.7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不到67,产能过剩情况相当严重;从过剩性质分析属于结构性过剩,一般建筑用普通浮法玻璃严重过剩,而浮法玻璃比例仅为35,无法满足高等加工需要,部分品种还需要进口。  三是从产品结构不合理  国内平板玻璃产能存在严重失衡,中低档玻璃产能严重供过于求,高科技含量的玻璃产品则相对短缺,难以满足国内加工玻璃市场的需求。加工玻璃的情况与此类似。高等产品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品种有待丰富;市场发展无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玻璃深加工产业整合升级亟需加强。  从上述市场困境来看,做为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该如何破局,应该是整个行业层面高层度思考的问题,从零画一,而不单单把自己企业的命运置之行业随波逐流或偏安一隅。古语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咨询过多位玻璃行业有经验人士及供应链有经验学者,在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该如何”破局”问题层面上,给出如下建议:  一、嫁接新资源抱团取暖  所谓的“新”资源是区别于“旧”资源而言,以往的工程订单的获取多有这些“旧”资源的灰色收入而存在,从而造成产品质量的下降、品牌口碑的缺失,无论怎样的“粉饰”,终究难逃当今舆论的法典。  而“新”资源的存在,并不是全部舍弃原有的“旧”资源,只是在其资源并重上选择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源而已,在抱团取暖上,形成品牌效益、产品溢价。  二、内部挖潜,严控成本  内部挖潜包括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成本、控制资产投入、控制管理费用与营销费用等措施。成本的降低,可使企业获得充分的竞争优势(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为企业阶段性制胜的法宝。  三、通过加强出口,赚回超额利润  面对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一些企业的做法是,通过开拓全部市场,增加出口,消化不断上升的成本。  四、转移生产基地  为降低供应链成本,一些企业的生产基地开始加速向资源地、市场地转移。虽然他们也会和材料供应商就这方面的问题有一些协调措施,而且在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他们的产品价格也会有一定的上涨,但这些都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在很早以前就面临了成本上涨的压力,启动西部转移的措施,通过转移生产基地,土地、人员等生产成本都有所下降,这样的措施继续下去。 [详情]

  • 玻璃价格上行缺乏“需求原动力”发布时间:2018-12-27

      纯碱价格重心上移抬高玻璃生产成本  弘业货物玻璃分析师张永鸽对货物日报记者表示,受环保制约影响,今年纯碱市场实际投产产能偏少,今年1—10月纯碱市场开工率平均只有84%,较去年同期走低3个百分点。1—10月,国内纯碱累计产量为2127万吨,同比下降4.08%,延续今年以来的负增长态势。“供给偏少带动下,今年下半年以来纯碱市场库存持续走低,达到年内低位水平。近一个月以来纯碱价格重心提升200元/吨,大幅抬高玻璃生产成本。”  “四季度以来,受到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影响,加工贸易环节采购谨慎,玻璃出库受阻。10月底沙河玻璃价格率先创下年内新低,华中玻璃市场价格也在11月上半月大幅下滑,两大玻璃生产区域的走低压制市场信心。”张永鸽表示。  不过随着近期纯碱市场价格的抬高,12月初华东、华北市场会议掀起涨价风潮,涉及的生产厂家纷纷提涨,近日召开的华南、华中会议也积较营造涨价气氛。截至目前,沙河玻璃价格较年内低位回升30元/吨,已基本消化纯碱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张永鸽介绍说,当前沙河燃煤玻璃生产毛利润仍有11%左右,在相对不错的利润支撑下,成本上涨的压力并不能完全转化到原片上,尤其是在当前的需求淡季背景下,下游市场也需要一定时间的成本消化,玻璃现货涨势难以进一步推进。  正值季节性淡季下游需求疲软  张永鸽表示,11月以来广西南宁的玻璃二线以及安徽凤阳玻璃二线陆续复产,而冷修生产线多达5条,近期供给面的减少也给市场价格回升“点了一把火”。从全年平板玻璃市场来看,年内玻璃产能仍处于增长局面,今年复产和新建条数累计达到23条,除去冷修产能之外,仍有5310吨/天的增量。  张永鸽分析,由于不少生产线是在2010—2014年附近投产,目前这些生产线窑龄已过“生产期”,一旦利润持续下滑,厂家或选择冷修来调节生产,不过在当前利润状态下,厂家主动去产能意愿不大。  “目前玻璃厂家库存为3147万重量箱,较去年同期增加48万重箱。”张永鸽认为,随着近期各地现货价格提涨,在下游买涨不买跌的驱动下,贸易商或进行一轮补库需求。不过天气转冷,北方下游建筑市场施工率下滑,玻璃市场库存难以有效消化。  新湖货物玻璃分析师周小燕表示,目前北方订单接近尾声,东北地区已经出台冬储政策,玻璃行业步入传统淡季,下游谨慎采购为主,囤货意愿不大。  “地产数据进一步走弱,一二线城市销售数据持续低位,三四线城市销售数据开始走弱,市场逐渐降温,市场对地产预期也在转变,房地产销售承压,地产资金难改紧张局势,地产依然会采取放缓竣工周期,玻璃的长期需求值得担忧。”周小燕说。  “临近年底,随着下游建筑施工率下滑,贸易商采购积较性不高,后期现货持续拉涨存在难度。”张永鸽表示,不过由于当前近月合约仍贴水现货约5%,后期或保持高位振荡局面,而缺乏终端需求提振,玻璃货物主力1905合约价格未来难以乐观。 [详情]

  • 玻璃生产线陆续检修 重碱需求几何?发布时间:2018-12-14

      据统计11月无变新产线点火投产。玻璃企业作为纯碱的非常大下游,其市场走势和装置动态与纯碱市场息息相关。本月陆续传来玻璃线放水停产冷修的消息。本月浮法玻璃生产线陆续放水停产冷修3条。听闻进入12月有3条生产线也将陆续放水。与上半年新建玻璃线陆续点火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下半年放水的玻璃生产线明显增多。今年“金九银十”期间玻璃市场走势偏弱,没有传统旺季产销两旺的表现。  玻璃企业放水冷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临近年底,玻璃企业面对目前不温不火的行情走势,以及后期市场回落的行情预期,在此阶段选择冷修,是更好时机。  2.缓解高库存压力。目前多数玻璃厂家的库存较往年仍然偏高,此时放水检修,有利于缓解库存压力,同时也将增加春节期间的玻璃库存容量。  3.成本上涨压力太大。目前的环保压力下,大多数企业改烧天然气增量气,其价格四季度以来涨势不断,加之纯碱价格居于高位,企业成本压力非常大,盈利空间压缩明显。在此情况下,反正迟早都要放水,与其坚持赔本生产,不如避开冬季成本高峰期。  第四,增加涨价空间。只有货紧才能价扬,产量下降后,对企业来说,现有的玻璃库存市场才有上涨空间,价格才能稳步回升。  第五,玻璃生产线到了窑炉后期,生产出的玻璃质量稳定性不高,加之能耗偏高,持续生产对企业有弊无利。据了解,目前浮法玻璃生产线到期或存在放水停产冷修的计划产能较多。初步统计,这些到期玻璃产能大约占到在产产能的17%左右。  重碱企业虽多刚需为主,但因接近年末,多数窑龄到期玻璃线正常冷修,部分选择冷修来缓解年底库容,以灵活应对市场。且年底基本没有听闻有新玻璃产能投产。综合来看,后期玻璃企业选择冷修的或陆续放水,在玻璃行业冷修线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玻璃企业对纯碱的需求或有一定萎缩,需密切关注下游产能变动情况。 [详情]

  • 玻璃市场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18-12-14

      2013年以来,玻璃价格维持高位,并且呈现整体上行的趋势;截止2017年,玻璃价格达到历史低点至3.16%;预计2018年,我们有望见到玻璃价格上涨,而玻璃企业将双重受益。以下是玻璃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玻璃行业有些分析部分与水泥行业类似,浮法玻璃产能扩张也逐步趋于平稳,行业供给增速自2014年以来快速下滑,并于2017年达到历史低点至3.16%,预计2018年增速有望复苏。业内人士分析,供给需求增速总体变动将趋于平稳,供给向下概率大,供求轧差也有望逐步收敛。现从三个方面来看玻璃市场发展趋势:  玻璃市场发展趋势一、上游价格上涨,同时库存消化良好  2017年的玻璃价格延续2016年上涨趋势,尤其下半年上涨幅度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强于往年平均水平,尤其冬季受环保因素影响,沙河地区限停产大幅超预期,导致产能快速回落,淡季价格接连大幅抬升,并带动国内部分地区价格跟涨,多地价格创近年新高,同时库存消化良好,下滑态势明显,到目前为止仍维持近年低位水平,整体实现“淡季不淡、旺季超预期”的局面。玻璃市场分析,2017年12月29日,全国主要城市浮法玻璃现货均价80.72元/重箱,同比上涨8.65元/重箱,为近年同期高位,全国玻璃生产线库存3087万重箱,处于近年同期相对低位,预计有望继续维持至春节期间。库存低位+价格高企,为明年奠定良好基础,玻璃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格局,且进一步提价可期。  玻璃市场发展趋势二、下游需求温和,经济表现强大韧性  从终端方面来看,玻璃下游70%集中在房地产相关行业。因此,房地产周期是影响玻璃需求重要的变量。对于玻璃等产品,主要用途集中幕墙、门窗以及家具家电,处于建筑周期后端。因此,更准确的说,玻璃需求取决于房地产竣工和销售面积。从今年的房地产数据表现看,2018年房屋销售面临下滑压力。但以开工滞后12个月推算的房屋竣工面积小幅回升。叠加2018年棚户区改造目标上调至580万套的政策信号,2018年玻璃下游需求预计持平。  玻璃市场发展趋势三、房地产的放缓,销量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  国家不断施行的房地产调控措施,让房地产的发展开始放缓。房地产目前调控遵循“结构化调控+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房建设”三条原则。结构化包括因城施策、差别化信贷;长效机制把控租购并举、共有产权、空间布局;以及保障房建设。主要舒缓投机、炒作,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目前,一、二线城市楼市投机炒作得到遏制,同时,楼市价格平稳超预期,市场逐步回归理性。所以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的情况出现的概率都是较低的。玻璃产品的需求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建筑行业,房地产的放缓无疑会部分减少建筑玻璃方面的需求。但这个幅度不会太大。  总而言之,我国玻璃目前主要应用于冷柜、酒柜、冰箱等低温储藏设备,包括玻璃门体、层架玻璃、彩晶玻璃等。企业将改进生产技术,减少生产环节的能耗和污染的同时优化玻璃产品的生产结构,促进行业健康平稳发展。未来,随着浮法玻璃产能政策性停产,玻璃和纯碱产业链话语权有望重塑。 [详情]

  • 11月玻璃行情走势发布时间:2018-11-08

      2018年11月1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1154.92点,环比上涨-0.69点;中国玻璃售价趋势1183.90点,环比上涨-0.89点;中国玻璃信心指数1039.02点,环比上涨0.11点。今天玻璃现货市场整体走势一般,生产企业以增加出库和回笼资金为主,现货厂家信心平平,销售政策也趋于灵活。随着传统旺季的即将结束,玻璃加工企业订单环比增加压力偏大,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基本都是按需采购,不再增加更多的存货。  从区域看,华南地区价格稳定,厂家出库尚可;华东地区部分厂家报价灵活,增加出库为主;华中和华北地区整体出库一般,部分产品市场价格略有松动,市场信心不足;部分东北地区厂家报价回落。各区域走势如下:  华东地区  今天华东地区玻璃现货市场整体走势一般,生产企业维持当期产销平衡的难度逐渐增加,部分厂家报价小幅松动。近期沙河等外埠地区玻璃进入华东的数量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对本地厂家的出库造成比非常大的影响,同时随着传统旺季需求的逐渐减少,玻璃加工企业采购的积较性也在逐步的减弱。总体看华东厂家的库存依旧处于正常偏高的水平,虽然个别生产线近期有冷修停产的计划,总体压力依旧偏大。厂家的销售政策随着终端市场需求减少,而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应对为主。  华南地区  今天华南地区玻璃现货市场整体走势平稳,生产企业出库维持正常的速度,市场价格变化不大。目前看终端加工企业订单较好,采购玻璃的数量环比略有增加。但是近期外埠玻璃进入量也明显增加,北方地区和华中地区均有。近期华中地区玻璃现货企业出库情况一般,厂家的整体库存有一定的增加,部分厂家报价小幅松动,以增加出库速度和回笼资金。  华北地区  近期华北地区玻璃现货市场整体走势一般,生产企业产销维持正常的水平,市场信心不足。上月华北地区玻璃现货价格有比非常大幅度的回落,一方面促进了部分厂家的出货,另一方面也拉低了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目前看沙河地区玻璃现货价格相比周边市场还有一定的差异和优势,销售速度维持正常的水平。本地的加工企业受到环保因素影响,开工率不高,采购玻璃的速度环比也有所减弱。贸易商大多采取直接销售的方式,从厂家供应给外地的加工企业,不再增加自身的库存。  西南地区  近期西南地区玻璃现货市场整体走势一般,生产企业出库环比略有减弱,市场价格稳定为主。广西南宁搬迁二线900吨近期有点火投产的计划。  东北地区  随着天气的转冷,东北地区玻璃现货出库速度有所减缓,部分厂家库存略有增加。为了加快削减库存,部分厂家报价小幅松动,其他厂家暂时观望为主。  西北地区  近期西北地区玻璃现货市场总体走势偏弱,生产企业增加出库的难度有所增加,市场信心不足。目前加工企业已经开始陆续停工,采购玻璃的数量有所减少。  后市综述  随着传统旺季的即将结束,玻璃消耗的速度和水平也将有所减弱。而前期点火的生产线大多已经开始发挥产能,总体供需矛盾将有所增加。同时上游纯碱行业价格连续上涨,也将造成玻璃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改变。总体看现货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后期压力将会逐渐增加。 [详情]

  • 供需两端难现利好 玻璃价格或仍维持弱势调整发布时间:2018-10-29

      “国庆假期后,现货市场走势整体偏弱,没有出现传统旺季产销两旺的表现。10月初华北部分厂家大幅调整价格,华东、华中地区现货价格亦跟随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虽然华南地区现货价格仍比较坚挺,但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有限。8月下旬以来玻璃期价持续大幅回调,市场信心明显不足。”东证货物分析师曹璐表示。  供应方面,截至目前,浮法玻璃生产线总数371条,总产能13.33亿重量箱;生产线开工数238条,生产线开工率64.15%;生产线库存3185万重量箱。  从需求来看,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玻璃企业订单加工情况整体不及去年,旺季表现也大不如前两年。方正中期货物分析师汤冰华认为,多数房企认为地产行业“春天”已过,并为“过冬”做好准备。“一些大房企已下调明年土地储备量等指标,有些甚至取消原来的拿地计划。”  曹璐分析,供给端明显放量也对市场信心构成打压,四季度供给端承压是大概率事件。需求方面,商品房销售对玻璃需求端的拉动作用存在大约一年到一年半的滞后期。在当前房地产政策调控仍未见放松的大环境下,后续全国房地产市场继续降温仍是大趋势,商品房销售景气下行也将继续拖累玻璃需求端。  生产方面,当前浮法玻璃在产日熔量已明显高于往年同期,且处于历史较高水平。9月依然有多条生产线点火投产,且无论是冷修正产还是新建生产线的合计日熔量,均明显高于过去五年均值水平。虽然9月也有两条生产线放水冷修,但合计日熔量远低于点火投产量。  库存方面,“今年厂家累库比往年要开始得早,且库存累积速度较快。9月下旬以来,浮法玻璃生产线库存水平持续明显提升。此外,虽然8月浮法玻璃生产线库存曾降至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但从公布的浮法玻璃社会库存数据看,8月浮法玻璃社会库存量仍明显高于往年同期,由此推断大量库存或积压在贸易商及终端处。”曹璐表示。 [详情]

21/94 记录数:561  首页 上一页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末页
商铺导航
联系我们

+详细

  • 公司名:广州市中玻玻璃有限公司
  • 地址:广东 广州 南沙区榄核镇上坭村禺山科技工业园中玻玻璃
  • 邮箱:2878543166@qq.com
  • 联系人:邵先生
  • QQ:
留言咨询

关于本网| 大事记|玻璃展会|热点搜索|玻璃人才|玻璃名录|站点地图|活动推广|隐私声明|版权声明|玻璃供应|联系我们|English

中玻网 版权所有 © 2001-2021 邮箱:Service@glass.com.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玻璃网.中国 本站网络实名:中玻网-中国专业的玻璃行业信息网站

浙B2-2006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