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2次浏览
【中玻网】继与欧盟数度斡旋为中国光伏产业赢得“缓冲期”后,7日,正在河北邢台考察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造访了当地一家光伏企业,为遭遇困难的中国光伏业“打气”、“支招”。
本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初裁结果,尽管仍执意征收临时性关税,但在中方据理力争后,也一改以往强硬姿态,决定在6月6日至8月6日间税率暂定为11.8%,这便为中欧谈判留下了两个月的缓冲期。
“成效是有的,但谈判没有结束。”在邢台光伏企业考察时,李克强强调,“我们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希望企业和相关部门一起做好工作。”
分析认为,李克强在欧委会光伏反倾销初裁后首度发声,体现了中国相关部门坚持磋商谈判解决问题的立场没有改变,同时向欧方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惧贸易保护主义,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遏制这一不良势头。
“除了稳住全部市场,重要的是启动国内市场,消化产能。”李克强指出。
近年来,非常高速发展的光伏产业遭遇了产能过剩的困扰。与此同时,“两头在外”的畸形格局,也是中国光伏产业动辄受制于人的重要原因,美欧相继抡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事实明确告诉中国光伏产业——开拓国内市场已成为挽救国内光伏业的当务之急。
李克强介绍,国家已经制定了促进光伏发电的政策,包括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单位社区家庭使用光伏发电装置,给光伏发电电量补贴、税收优惠,电网为光伏发电并网提供便利等。这意味着,新一届相关部门不仅有宏观政策,更有具体对策,无疑为中国光伏业送上了一颗“定心丸”。
自去年美国率先对中国光伏“开刀”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可谓在应对各国“双反”(反倾销、反补贴)上疲于奔命,应接不暇。针对这种“只顾市场无暇创新”的势头,李克强此行再度强调了创新的必要性。“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势必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保留先进生产能力。”他寄语光伏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努力掌握核心技术,以创新赢得新优势。”
而创新从来就不止于技术领域,面对相关部门驱动下光伏等行业一体性产能过剩的事实,制度层面的创新亦不可缺位。新一届相关部门履职后,在厘清相关部门与市场关系层面做了很多功课,先后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权限。舆论冀望此举能根本性化解光伏产业产能过剩背后相关部门错位、缺位、越位现象,使各产业能够在市场引导下实现良性发展。
“中国光伏是具有全部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任何一个行业、企业,要保持较有优势都不会一帆风顺。”李克强说,“困难是暂时的,我相信你们在挫折当中会更加成熟,一定会走出困境。”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中玻网】2025年2月28日上午,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联手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佛山市顺德区伦教玻璃机械与玻璃制品商会,成功举办“玻璃行业...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