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77次浏览
【中玻网】一、实验目的要求
1、进一步加强学习、掌握玻璃器具等器材的清洗、烘干、包扎的包扎技术。
2、为下一次的课做好器材的准备工作。
二、原理
为确保实验顺利地进行,要求把实验所用的玻璃器皿清洗干净。为保持灭菌后和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管等进行包扎,对试管和三角瓶等加塞棉塞。这些工作看起来很普通简单,但如操作不当或不安操作规定去做,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试验的失败。
灭菌原理: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适用于一般培养基、玻璃器皿、无菌水、金属用具。一般培养基在121.3℃灭菌20分钟即可。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缓慢。因此,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高(160—170℃),时间长(1—2小时)。但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否则,包器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烤焦,甚至引起燃烧,因而一般塑料制品不能用干热灭菌。
三、试剂和仪器
(一)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热烘箱、试管、三角瓶、培养皿和吸管、棉线、纱布、棉花、牛皮纸、报纸、硅胶塞等
四、实验内容
(一)玻璃器皿的清洗:
l新购的玻璃器皿的洗涤
将器皿放入2%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以除去游离的碱性物质,较后用流水冲净。
对容量非常大的器皿,如大烧瓶、量筒等,洗净后注入浓盐酸少许,转动容器使其内部表面均沾有盐酸,数分钟后倾去盐酸,再以流水冲净,倒置于洗涤架上晾干,即可使用。
l常用旧玻璃器皿的洗涤
确实无病原菌或未被带菌物污染的器皿,使用前后,可按常规用洗衣粉水进行刷洗;
吸取过化学试剂的吸管,先浸泡于清水中,待到一定数量后再集中进行清洗。
l带菌玻璃器皿的洗涤
凡实验室用过的菌种以及带有活菌的各种玻璃器皿,必须经过高温灭菌或消毒后才能进行刷洗:
1、带菌培养皿、试管、三角瓶等物品,做完实验后放入消毒桶内,用0.1MPa灭菌20~30min后再刷洗。含菌培养皿的灭菌,底盖要分公开入不同的桶中,再进行高压灭菌。
2、带菌的吸管、滴管,使用后不得放在桌子上,立即分别放入盛有3~5%来苏尔或5%石炭酸或0.25%新洁尔灭溶液的玻璃缸(筒)内消毒24h后,再经0.1MPa灭菌20min后,取出冲洗。
3、带菌载玻片及盖玻片,使用后不得放在桌子上,立即分别放入盛有3~5%来苏尔或5%石炭酸或0.25%新洁尔灭溶液的玻璃缸(筒)内消毒24h后,用夹子取出经清水冲干净。
如用于细菌染色的载玻片,要放入50g/L肥皂水中煮沸10min,然后用肥皂水洗,再用清水洗干净。
u较后将载玻片浸入95%酒精中片刻,取出用软布擦干,或晾干,保存备用。
若用皂液不能洗净的器皿,可用洗液浸泡适当时间后再用清水洗净。
4、含油脂带菌器材的清洗
单独高压灭菌:用0.1MPa灭菌20~30min→趁热倒去污物→倒放在铺有吸水纸的篮子上→用100℃烘烤0.5h→用5%的碳酸氢钠水煮两次→再用肥皂水刷洗干净。
(二)、玻璃器材的晾干或烘干
不急用的玻璃器材:可放在实验室中自然晾干;
急用的玻璃器材:把器材放在托盘中(大件的器材可直接放入烘箱中),再放入烘箱内,用80~120℃烘干,当温度下降到60℃以下再打开取出器材使用。
(三)器皿的包扎:
要灭菌后的器皿仍保持无菌状态,需在灭菌前进行包扎。
(1)培养皿:洗净的培养皿烘干后每10套(或根据需要而定)叠在一起,用牢固的纸卷成一筒,或装入特制的铁桶中,然后进行灭菌。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上一篇:2011年03月04日胶水报价
【中玻网】广东玻璃协会成功举办2025“玻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新年开工之际,南粤大地春意盎然,威武醒狮翩翩起舞,八...
2025-03-14
【中玻网】三星电子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已着手开发下一代封装材料“玻璃中介层”,目标不仅是取代昂贵的硅中介层,还要提升芯片性能。据报...
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