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市场研究  > 玻纤产业反倾销的突围思考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玻纤产业反倾销的突围思考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2010/12/1 0:00:00

17625次浏览


  
  三、推进大部分国家产业布局,加快海外基地建设及并购步伐
  
  反倾销的愈演愈烈,也为中国玻纤产业的大部分国家区域布局敲响警钟,早在十多年前,世界玻纤三大巨头美国欧文斯康宁PPG和法国圣戈班便在大部分国家进行产业战略投入资金。三年前,圣戈班对中国建材产业的收购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有一定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几乎被一网打尽。上演美国大豆挤压中国东北大豆的同样大戏,伎俩如出一辙。
  
  我们的玻纤产业不进则退,防守便意味着失败,有效进攻才能立住脚跟稳住阵地,有准备的战略进攻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已走晚了一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我们只有较后时刻,较后一次机会了。行业内中国玻纤、泰山股份已纷纷在印度、中东投入资金,设立分厂和海外分公司,不少企业也有行业整合和海外并购的计划,我们的布局虽然零散,没有形成规模,但已走出可贵的一步。我们只有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与狼共舞,才会拥有真是属于自己的市场舞台。
  
  四、关注国内市场,减少市场结构风险
  
  中国制造为世界瞩目,中国的出口为世界瞩目,同样,中国的巨大市场也为西方产业所瞩目。三十年改变公开的成就,走出口之路功不可没,海外市场释放了中国强大的劳动力资源,成就了中国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但是,出口只能作为一个阶段性而非较久的安身立命之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汇率的压力,贸易保护摩擦的加剧。市场转型,减少市场结构风险是必经之路。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力的增强,国内基础设施的强劲投入,将为中国的内需提供持续的动力。关注西部,开发西部再次列入国家战略,又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新一轮机遇。国外公司纷至沓来,抢滩中国市场,我们没有理由自己漠视或放弃。相信,中国的内需如一头沉睡的雄狮,一朝醒来,威力无边,中国企业要成为雄狮的真实的主人。
  
  五、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反倾销的内功
  
  经历过反倾销应诉的企业都深有体会,无论是市场经济地位争取,还是成本的计算,不是大小问卷的填写,还是现场的核查,公司具有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系统规范的财务核算体系是关键。取得欧盟市场地位的五大原则,无一条不与企业基本制度相关,大小问卷的填写需要提供系统的产品成本、费用核算数据,数据之间必须相互验证,现场的核查更会把企业翻个底天,数据前后不一致,不能提供合理解释,或提供不出支持材料便可能成为不配合企业,随时可以终止核查,企业不符合、不规范之处会直接影响核查结果和税率高低。
  
  因而,从反倾销应对而言,真实应对的是公司的企业机制、管理体系和财务制度,离开这一点,所有的应诉都是空谈。此外,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综合管理的水平的提升也是一个企业基业常青核心竞争力。
  
  当然,正如一篇文章标题所言:“欧盟为何不惜伤害自家人也要对华实施高额反倾销税”,对欧盟而言,反倾销也是一把双刃剑,保护了玻纤产业,必然也会伤害到下游产业。同时,中国玻纤产业同样也面临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几家欢喜几家愁,“强者恒强、适者生存”也是经济法则。同时,企业把反倾销作为一次联合实战军演,看看自己的战斗力到底如何,胜负之后,更重要的是重新反思前面的路,郎咸平教授的理论决不是危言耸听,更多大战还在后面,而这一切还仅仅是“贸易大片”的序幕!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