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9次浏览
2008年上半年,全国玻璃纤维纱产量达10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4.5%,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6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6%,总体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然而2008年8月份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随着全部资金危机的不断加深、全部市场需求减少,以出口为主的玻璃纤维行业遭到了重创。库存大幅增加、资金占用加大、经济效益下滑,已成为玻璃行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2008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投入资金放缓导致的玻璃需求疲软现象愈发显现。2008年上半年,平板玻璃产量2.75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2.2%,但7~11月仅同比增长5.5%。需求下滑凸显了供给过剩的严重性。由于浮法玻璃生产线放水停产后窑炉基本报废,复产时需要重建,成本在5000万元以上,因此企业在市场不景气时,首先考虑的都是加大降价力度来减少库存,而不会轻易选择停产,从而使得2008年玻璃价格持续走低。
2008年8月份以后,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增速减缓,导致国内市场供过于求,部分企业采取了提前冷修、新线延期点火、减产或停产等措施来缓解市场压力,玻璃纤维纱产量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2000~2007年是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增长较快的8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3.6%。然而,2008年8月份后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增速急剧下降,如2008年11月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量同比下降19.2%,出口增长速度下滑之快近年罕见。从玻璃纤维及制品累计出口量看,自2008年7月份开始,累计出口增速已连续5个月呈持续下降态势。
虽然2008年7月以后油价快速回落,但需求疲软下的成本降低只是进一步打开了企业的降价空间,盈利能力更趋恶化。2008年9~11月,平板玻璃毛利率7.7%,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比6~8月下降2.7个百分点,全行业亏损2.8亿元,亏损额比6~8月增加85%。
2008年11月以来,需求疲软的局面更加恶化,浮法玻璃价格加速下跌,临近年底时,市场实际成交价格已较年中下跌30%左右,企业亏损加剧,被迫越来越多地选择放水停产。据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国停产的浮法玻璃线已达41条,占总数的20%左右。
2008年11月以来价格加速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经销商对2009年的形势普遍悲观,不敢备货,而企业又为回收资金不得已大幅降价甩货。产能的收缩使得库存出现下降,2008年12月末要点联系玻璃企业库存增幅已从8月份的55.38%(2006年1月份以来的非常大增幅)降至20.22%。
产能收缩、需求下降有可能使玻璃行业形成供需的再度平衡。由于目前库存已降至较低水平,预计再经过1~2个月可基本消化完毕。如2009年一季度末需求有所复苏,玻璃价格有望出现一轮幅度非常大的反弹。同时,由于停产的生产线恢复生产至少需要2~3个月的时间,价格反弹很可能持续到2009年二季度末。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上一篇:玻璃砖——09年家装新追求
引言:近日,由洛阳兰迪钛金属真空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迪)牵头,联合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甘泉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共同编...
【中玻网】喜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称,来自中国和墨西哥的玻璃酒瓶不会损害美国工业。来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25年2月4日网站消息:美...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