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行业会议  > 谈生存、谋发展|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工程玻璃分会2022第 一次会长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谈生存、谋发展|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工程玻璃分会2022第 一次会长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来源:中玻网 2022/9/26 15:14:17

49865次浏览

中玻网

  受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影响和多点持续的疫情冲击,房地产需求腰斩,工程玻璃产品同质化严重且产能相对过剩,市场恶性竞争激烈,工程玻璃行业面临前 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为了交流工程玻璃企业当前经营状况,分析研判下半年市场形势,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于8月18日下午在佛山顺德召开了工程玻璃分会2022年第 一次会长工作会议。会议由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铭波主持。协会秘书长陈林、CTC国检集团玻检院院长韩松、南玻特聘资 深专  家许武毅出席并致辞。分会会长(副会长)单位:南玻、信义、旗滨、海控特玻、南亮、新兴业、中融、燎原、深南益、恒保、鹏玻、揭阳宏光、江门俊发、深玻特玻、颖兴特种等负责人出席;另外,协会副会长单位东莞利仁源、骨干企业吉明玻璃和瑞利辉玻璃应邀列席会议。

  陈林秘书长首先代表协会何进会长、工程玻璃分会赵光豪会长向与会代表表示问候,感谢大家对协会和分会工作的支持,拜托大家共同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共同推动行业趋利避害、自我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会议听取了各会长(副会长)单位上半年经营运行情况通报,汇总了各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对下一阶段原辅材料价 格走势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对行业合理应对当前形势、实现良性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一、各企业交流通报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

  据各企业通报,上半年订单三月至四月上旬基本正常,从四月中下旬开始订单有不同程度缩减,普遍下降30%左右,个别企业锐减70%,订单不足情形至七月方有所缓解。受订单不足影响,工程玻璃行业平均开工率下降40%左右。下半年以来,大部分企业开工率回升,少数企业开工率可达9成以上。

  二、企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参会代表认为,上半年行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需求缩减、开工不足、成本上升、毛利下降

  房地产需求大幅缩减,几乎腰斩;国家统计局: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591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07029万平方米,下降3.8%。房屋新开工面积76067万平方米,下降36.1%。订单不足,基本运营成本占比增  大;开工率不足,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排产不足,人力成本占比增  大;上半年省内电价有不同程度上涨,电费成本占比增  大。而建筑工程玻璃产品出厂价格并没有水涨船高,反而在同质化竞争中屡创新低,大部分订单毛利率十分微薄,绝大部分工程玻璃企业上半年几乎没有盈利。

  (2)产能持续增加,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相对过剩、市场恶性竞争

  近年来,许多建筑工程玻璃企业增加设备、扩建新厂,产能持续增加,且产品大多数以普通产品为主,同质化严重,工程玻璃整体产能处于相对过剩状态,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低价疯狂抢单时有发生。

  (3)应收帐款上升、流动资金吃紧、融  资困难、不得不减少接单

  今年上半年,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流动资金普遍紧张,以“垫资生产”模式为主的工程玻璃企业面临经营资金吃紧的巨大挑战。中小型玻璃深加工企业融  资渠道少,融  资成本高,部分企业出于经营资金压力,不得不主动缩减产能,减少接单。

  (4)原片质量不稳定,客户投诉增多

  多位参会代表反馈近年来浮法玻璃原片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知  名品  牌;客户关于“钢化玻璃自 爆”的投诉增加,由此造成玻璃深加工成本额外上升,同时质量问题还成为部分客户拖欠货款的借口,是近年来工程玻璃企业遇到的新难题。

  (5)房地产企业持续暴雷,经营风险剧增

  应收款问题是上半年玻璃深加工行业面临的最  大挑战。据参会企业通报,今年大部分企业上半年应收账款在45-60天之间,回款极为困难,部分应收款成为呆账、烂账的风险正在增  大。由于正常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中小型玻璃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已经极低,或许一笔呆账、烂账的“爆雷”,就会成为压垮一个企业的最  后一根稻草。

  三、下半年原片价 格走势研判

  陈林秘书长在会议中通报了当前华南地区浮法玻璃的产能、产量、产销率、生产成本、出厂价格等情况,为参会企业研判下阶段原片价 格走势提供参考。

  截止到2022年7月底,广东省共有15家平板玻璃企业,建成的浮法玻璃生产线28条,熔化总量18820T/D,折算年产能为1.1亿重量箱,约占全国总产能的10%,居全国第三位(排在河北、湖北之后)。

  2021年广东省平板玻璃总产量达11083.8万重箱,创近年来历史新高,居全国第二位(排在河北之后、湖北之前),占全国总产量(101664.7万重箱)的10.90%,同比增长16.1%。2022年1-7月广东省浮法玻璃总产量达6431.90万重量箱,比去年同期增长2.5%。因下半年有台玻华南二线900吨/天、河源旗滨一线800吨/天和二线600吨/天、中山玉峰三线700吨/天等多条生产线停产冷修,预计2022年全年总产量1亿重量箱上下,较2021年将有所缩减。

微信图片_20220926103243.jpg

  参会代表根据目前浮法原片产销存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企业订单储备情况以及对下半年市场走势的预测,经过交流讨论,研判认为:

  (1)浮法玻璃产能历史高位、库存高位、成本上升,企业普遍亏损运作,难于持续,后续不排除部分生产线主动减产甚至停产;当前原片出厂价格已低于实际成本,继续下探的空间已经不大。

  (2)持续走低的原片价格,实际降低的是玻璃深加工成品价格,并不能降低玻璃深加工成本,过低的原片价格不利于玻璃上下游产业链良性健康运作。

  (3)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并不明显,建材行业的“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不宜做过高期待,根据目前玻璃深加工企业订单储备情况判断,原片价格快速回升的动力不足,短期内回到高位的可能性不大。

  四、对工程玻璃企业应对措施的建议

  会议针对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对工程玻璃企业如何克服困难、保持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1)清醒认识房地产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主动调整应对

  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持续贯彻执行,规模高达10万亿元级的房地产市场,告别过去作为短期刺 激经济的工具、手段和“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开发经营模式,回归基础民生属性,正在进行深 度调整;人口转向(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经有16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负增长),购买力下降,市场供大于求,中国房地产进入了“黑铁时代”,即便未来楼市有所复苏,也回不到过去的巅 峰时代。对以往房地产占市场份额70%以上的玻璃企业来说,必须清醒认识这一重大变化,跳开过去一味依赖房地产的局限性,重新去思考玻璃的应用市场。同时根据市场整体需求缩减的新形势,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增加产能产量的发展道路,走“品质提升、优质优价”和“开拓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当前玻璃企业保证经营资金安全比盈利更重要

  建议严格做好客户授信调查,控制好单个客户的授信额度;在国内房地产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鉴于海外订单回款情况较好,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家装玻璃回款较好,有加工能力的企业可扩大家装市场份额。

  (3)向内挖潜、降本增效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工程玻璃产品价格屡创新低。为了维持产品的品质,企业千方百计向内挖潜、降本增效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部分玻璃企业投资建设屋顶光伏电站,发电自用,经过实际运营发现,其保持稳定电费收益回报的同时,更带来排产、排班、品控等各方面的隐形收益,有效降低了玻璃企业生产成本。

  (4)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增强企业风险化解能力和竞争力

  目前市场环境下,玻璃企业不宜过度追求规模效应。维持订单饱和度与承受极 大的风险处于“跷跷板”的两端,其平衡难以把控。省内多家中型规模企业正转变经营思路,布局多元化经营模式:如工装市场+家装市场,深加工+原材料贸易一体化,玻璃深加工+系统窗及幕墙单元板块,玻璃深加工+项目工程施工等,或由商业住宅市场为主转向学校、医院等政 府财政投资项目为主;或向下游门窗幕墙和工程安装领域延伸,主动对接设计、幕墙咨询顾问等下游机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

  (5)疫情袭扰、人心思定,企业吸引人才、苦练内功正当其时

  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当前企业获得人才的成本正在降低。玻璃企业应重视这一契机,外部吸引人才,内部培养人才,打造更具发展潜力的员工团队;企业开工率不足时,苦练内功正当其时,企业不妨在设备优化、扩大产品品类、提升产品品质、员工技能提升培训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6)中小玻璃企业要发展,必须在专、精、特、新方面做文章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不是在品牌效应还是资金实力、加工能力方面均不占优势,靠低价竞争维持市场份额需要承担极 大的经营风险,难以持 久。建议中小企业不妨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寻找机遇,在“专、精、特、新”上做文章,如内置百叶中空玻璃、超大超厚超长超宽玻璃、多曲面钢化玻璃、高温数码打印玻璃、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光电玻璃等,以此来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7)中长期看,玻璃企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玻璃深加工作为传统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目前已有一些工程玻璃企业先行先试。虽然目前玻璃行业的智能连线、智能生产技术仍在积极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完善,但玻璃企业不应因噎废食,而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成熟的智能生产模式,循序渐进不断改进,提高智能化设备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8)工程玻璃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顺势而为,抢占先机

  建议工程玻璃企业密切关注国家“节能降碳与绿色发展”政策导向。2021年10月13日,住建部发布《建筑节能与可再 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这是建筑节能与可再 生能源利用领域唯 一一本国家全文 强制性规范。预计该标准实施后,建筑围护结构行业(门窗、保温材料行业)及建筑节能领域其他行业都将受益并迎来新一波增长。工程玻璃企业应抓住建筑节能标准提升、光伏建筑一体化和绿色建材、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等政策机遇,开发生产更节能更低碳更高品质工程玻璃,从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