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国产电子玻璃增长潜力大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国产电子玻璃增长潜力大

来源:华创证券 2021/10/19 17:37:21

21207次浏览

中玻网

一、电子玻璃主要分为液晶基板玻璃和盖板玻璃两种


(一)电子玻璃种类丰富,主要分为盖板玻璃和基板玻璃


电子玻璃是指可应用于电子、微电子、光电子领域、主要用于制作集成电路以及具有光 电、热电、声光、磁光等功能元器件的玻璃材料。电子玻璃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智能手 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可穿戴设备、车载系统、工控屏等终端产品。


电子玻璃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应用最为广泛。拆分手机触控屏幕结构,主要由外 层视窗防护玻璃、触控模组和里层显示模组三部分贴合而成,除了最外层的一块视窗防 护玻璃,显示模组中还包含基板玻璃,所以根据手机屏幕结构主要分为两种玻璃:盖板 玻璃(视窗防护玻璃)和基板玻璃。


盖板玻璃(视窗防护玻璃),是加之于显示屏外,用于对触控模组、显示模组进行保护 的透明镜片。其内表面须能与触控模组和显示屏紧密贴合、外表面有足够的强度,达到 对平板显示屏、触控模组等的保护、产品标识和装饰功能,是消费电子产品的重要零部 件,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上电脑、数码相机、播放器、GPS 导 航仪、汽车仪表等产品。盖板玻璃是高度定制化产品,加工精确度高、工艺难度大,且 是多学科技术综合应用。


视窗防护屏幕对于硬度、透光率、稳定性和性价比要求高,根据材质的不同, 视窗防护屏可分为亚克力视窗防护屏和玻璃视窗防护屏。普通功能手机的视窗防护屏以亚克力材 质为主,智能手机主要采用玻璃视窗防护屏,平板电脑基本全部采用玻璃视窗防护屏。 盖板玻璃生产过程需经过很多道加工及检测工序,盖板玻璃原片生产出来后还要进行进 一步加工,以提升玻璃性能。



基板玻璃是液晶玻璃面板的重要原材料。液晶显示器件根据显示技术、器件结构以及应 用场景的不同,可选择使用单层或者多层玻璃。


基板玻璃可以分为低世代(G6 以下)和高世代(G6 以上)玻璃。市场上主流需求是 G5 代以上基板玻璃,高世代玻璃相较于 G6 以下低世代,面板良率、出产率都有很大提升, 且成本更低,能够顺应未来大屏、多屏的发展趋势,未来市场对于 G8.5 及以上高世代基 板玻璃的需求将日益提升。



基板玻璃的应用产品主要包括 LCD 面板和 OLED 面板,其中 TFT-LCD 面板由两块基板 玻璃组成,中间夹杂着液晶,广泛应于笔记本电脑、桌面显示器、电视、移动通信设备 等领域;OLED 面板又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只需要一片基板玻璃,早期价格昂贵,随 着生产工艺提升,OLED 屏幕逐渐在手机、可穿戴设备应用和推广。



OLED 有望成为未来趋势。OLED 相较于 TFT-LCD 构造简单,重量、厚度都更轻薄,但 是价格偏高、良品率低、技术壁垒高,OLED 在新兴市场中份额较高,目前在大尺寸平 板显示应用上,短期内 OLED 的技术和成本还不能与 TFT-LCD 形成竞争,未来在新兴 市场上的份额有望不断提升。



(二)按生产工艺主要分为浮法和溢流法,按生产配方分为钠钙玻璃和碱铝玻璃


按照生产工艺划分,电子玻璃主要包括浮法和溢流法玻璃两种。目前电子玻璃的成型方 法主要包括浮法、溢流下拉法、流孔下拉法,其中浮法与溢流法为主流的两种工艺方法。

对比浮法、溢流法和流孔下拉法之间各有优劣。从工艺角度对比,溢流法的优点在于无 需二次加工,玻璃两侧应力分布均匀,产品平坦度更好,是浮法、流空下拉法等玻璃生 产技术无法达到的,但是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工艺、配方、装备)、难度较大、投资 高等问题;相比而言,浮法成型产能大、成本低且可生产大尺寸的玻璃,但由于玻璃表 面沾锡问题需要进行二次研磨、抛光处理,在玻璃质量和成品率上较溢流法尚有一定差 距;流孔下拉法的玻璃质量也不如溢流法,且产能偏低。

电子玻璃按照生产配方可划分为钠钙硅玻璃和碱铝硅酸盐玻璃,根据23的含量,可以 将碱铝硅酸盐玻璃分为低铝硅酸盐玻璃、中铝硅酸盐玻璃、高铝硅酸盐玻璃和超高铝硅酸 盐玻璃。

高铝电子玻璃是消费电子产品触摸屏的首选玻璃盖板。早期的钠钙硅硼盐玻璃23含量 非常低,2、2含量高导致离子交换时容易堵塞,表面应压力、离子交换深度以及 抗冲击强度都不足够,性能较低,更高的含量提升了玻璃的耐划性及韧性,具有更 强大的耐冲击性和强度,因此高铝玻璃是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触摸屏首选玻璃盖板, 能够延长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提高电子产品的显示效果。



高铝玻璃整体性能更高,涉及专利量最多。高铝玻璃不论是平整度、深度、压应力、抗弯 强度还是厚度性能上都有大幅提升,远高于中、低铝玻璃,高铝玻璃的研发是各玻璃企业 的重点研究方向,在涉及碱铝硅酸盐玻璃的专利申请中,低铝玻璃 127 件,中铝玻璃 264 件,高铝玻璃 454 件,超高铝玻璃 53 件。



综合来看,钠钙玻璃几乎全部使用浮法工艺,高铝玻璃既可以采用溢流法也可以采用浮法 工艺生产,溢流法技术掌握在国外几家玻璃企业,国内的浮法生产工艺更为成熟,另外高 铝玻璃相较之下性能更好,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从整体市场份额来看,溢流法高铝玻璃 的占比最高达 60%。(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背板玻璃渗透率和国产手机市占率提升,国产玻璃增长潜力大


国内电子玻璃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盖板玻璃产销量将持续上升。2010-2017 年中国盖板 玻璃产量的 CAGR 为 21.19%,占全球盖板玻璃的比例逐年上升。智能手机是带动盖板玻 璃出货的主要动力,另外在车载系统以及家电产品等方面也存在发展空间,整体来看盖 板玻璃的市场空间或将进一步提升。



(一)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预计每年 10 亿余部增量稳定


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增速放缓,5G 手机出货量和占比提升。智能手机经过多年快速发展, 近几年出货量都趋于平稳、增速放缓,2015-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CAGR 为-2.10%,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 CAGR 为-6.53%。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12.92 亿部,同比 减少 5.75%;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26 亿部,同比降低 12.37%;预计未来全球每年 维持 10 亿余部智能手机出货量,手机玻璃最底层需求总盘基本稳定。



(二)无线充电和 5G 技术的双重驱动下,玻璃后背板渗透率不断提升


玻璃材质更适合手机后背板,背板玻璃渗透率不断提升。手机后背板材质主要有塑料、 陶瓷、金属和玻璃,塑料是较早用于手机后背板,因其质感档次低而逐渐淘汰,陶瓷后 盖也因为成本高、良率低而不适用,金属和玻璃材质是常用的两种。金属材质会对信 号有一定影响并且导热效果差,玻璃因为外观颜值好而且不存在影响信号问题,比其他 材质要更优,渗透率也在逐年递增。



(三)国产品牌手机份额提升,为玻璃企业提供机遇


国产手机品牌出货量稳健、全球份额提升,为玻璃企业提供发展机遇。根据 IDC 公布的 数据显示,2015-2020 年苹果手机出货量的 CAGR 为-9.14%,而国产品牌大部分实现出 货量增长,华为、小米、oppo 及 vivo 手机出货量 CAGR 分别为 14.71%,-9.66%,9.94%, 10.44%。华为手机 2020 年出货量为 1.25 亿台,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第一,为 38.3%;其次 是 vivo 手机市场份额为 17.7%,位居第二。国产电子玻璃的终端应用预计在国产手机上 率先普及推行,国产手机出货量稳健、全球份额提升,或将为国产玻璃企业提供发展机 遇。



三、行业壁垒高,国产玻璃奋力追赶,市场份额有待提升


(一)电子玻璃上游为玻璃原片生产厂商,下游为移动终端品牌厂商


盖板玻璃上游为玻璃原片供应商,下游为终端应用厂商。盖板玻璃的原材料包括玻璃基 板、油墨、抛光材料、镀膜材料、贴合材料,主要生产和供应厂商有国际上知名的康宁 大猩猩玻璃,国内企业有南玻集团、东旭光电、旗滨集团、中建材旗下的凯盛科技及洛 阳玻璃等,生产出的玻璃原片经过中游深加工成最终面板成品,主要厂商包括蓝思科技, 下游最终传导至消费电子产品的应用。

上游玻璃原片生产技术壁垒高,竞争激烈,属于产业链中盈利水平强的梯队,对比国内 几家主力电子玻璃企业,南玻集团的毛利率最高且平稳增长,东旭光电相较下毛利率也 较高但是逐年降低,彩虹股份毛利率水平相对最低,近几年在波动上涨,凯盛科技的毛 利率基本保持平稳走势。

中游深加工厂商中,蓝思科技的毛利率水平最高,2020 年最高达到 29.44%,欧菲光和合 力泰的毛利率在逐渐降低,星星科技 2018 年毛利率降至 7.32%后回升。



(二)供应商认证流程长且要求严格,二次强化技术壁垒高


下游品牌产商认证流程严格且周期长。下游终端消费电子产品品牌厂商会考虑自己新产 品、所用材料的保密性、专用性及供应及时性,对供应商的主要资质(如质量、研发、 生产、管理、社会责任等)进行严格审核、反复考察、改进与验收,认证要求严格且周 期长,只有通过认证才能纳入到品牌厂商的物料资源池,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游企业采购玻璃基板时也需要遵循下游客户的要求,采购经过下游客户认证的供应商 家的玻璃基板,由中游企业向下游客户下订单后,下游厂商再向其认证的供应商下达采 购订单,上游供应商根据订单要求直接将玻璃原片发给中游加工厂商,即 Buy-and-sell 采 购模式。


由于玻璃的易碎特性,化学强化成为电子玻璃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工艺技术。化学强化 也称为离子交换强化,是通过离子交换改变玻璃表面结构并形成表面压应力,增加玻璃 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表层压应力 CS 和离子交换深度 DOL 是化学强化两大效果指标, 能有效提升玻璃耐划伤和抗跌落性能,如康宁的 GG6 对比 GG3,离子交换深度从 40mm 提升到 120mm,高铝盖板玻璃的抗摔性和抗跌落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采用二步化学强化工艺,是当前高端盖板玻璃的发展趋势。化学强化分为一次强化和二次强化,一次强化确实可以增强玻璃表面压应力,但是离子交换层深度较低,二次强化 焦点主要集中在通过玻璃成分优化改善提高化学强化后离子交换深度,二次化学强化工 艺也逐渐引起国内很多电子盖板玻璃企业关注,但由于国内电子盖板玻璃研发基础薄弱 和国外对该项技术的封锁,限制了高铝电子玻璃配方与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也限制 了对两步化学强化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研究进程。目前二次强化技术主要被国外企业掌握, 国内只有南玻和彩虹集团拥有二步法强化技术。


(三)国外企业占据主要市场,国内企业奋力追赶


行业集中度高,国外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未来国产玻璃市场份额将提升。玻璃原片 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目前不论是基板玻璃还是盖板玻璃市场,国外企业占据主 要市场份额,液晶基板玻璃市场,美日等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 90%,其中康宁公司约占 据 50%市场份额;盖板玻璃市场,基本被康宁公司垄断,市场份额 70%左右,国内企业 占比仅在 20%。若仅以规划产能测算,假设 2023 年国内玻璃企业计划的生产线全部进入 量产,南玻集团的市场份额在 25%,东旭光电市场份额 20%左右,彩虹股份切入 15%左 右的市场份额。但电子玻璃的下游客户开拓和产品认证存在不确定性,也存在盖板玻璃 产线,因客户尚未开拓、认证尚未通过,转而用作生产贴片钢化膜的情况,实际市占率 或低于产能口径的测算市占率。

电子玻璃是一个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国外企业包括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和电气硝 子等可以大规模提供高性能盖板玻璃,国内企业在 TFT-LCD/OLED 玻璃、盖板玻璃市场 还较为薄弱,但是国内的南玻集团、东旭光电、旗滨集团、彩虹股份、中建材等玻璃企 业也深耕电子玻璃多年,建设多条液晶基板玻璃、ITO 导电膜玻璃以及高铝盖板玻璃生 产线,不断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国内玻璃企业加速扩展产能,奋力追赶。南玻集团 2010 年开始布局电子玻璃领域,建设 首条钠钙电子玻璃生产线,2015 年推出高一代盖板玻璃 KK3,目前高铝三代盖板玻璃 KK8 即将面向市场。东旭光电早年建设了多条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2014 年转向生产手 机防护盖板玻璃,推出高铝一代产品王者熊猫,相继又推出高铝二代盖板玻璃。旗滨集 团主要以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为主业,2018 年才开始涉足电子玻璃产业,2020 年 4产出部分产品—旗鲨,预计今年还将投产高铝电子玻璃二期项目。

溢流法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企业浮法工艺较为成熟。浮法和溢流法各有优缺点,但 是从工艺原理来看,目前获得产品表面质量最佳的方法仍然为溢流法。溢流法工艺技术 主要被国外企业所垄断,而国内玻璃企业采用浮法成型技术多年,工艺成熟,具有一定 的技术积累,国内大部分玻璃企业采用浮法工艺。

高铝盖板玻璃质量、性能更好,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因为更高含量的,高铝玻璃 具有更好的耐磨抗划性、韧性、强度和耐冲击性,目前能够向市场大规模提供高铝超薄 电子玻璃的仅有美国康宁、日本旭俏子和德国肖特,美国康宁占据大部分份额,其玻璃 原片市场认可度更高,整体价格也偏高。国内玻璃企业也陆续推出高铝盖板玻璃,国产 替代进程正在加速。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