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企业新闻  > 光伏产业链上的“隐形富豪”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光伏产业链上的“隐形富豪”

来源:光伏头条 2020/4/28 9:54:40

17698次浏览

中玻网】近期,国内两大光伏玻璃巨头先后发布了2019年财报及2020年首季报。从财报数据来看,光伏玻璃依然是光伏行业内景气度非常高的环节。

  财报显示,2019年福莱特实现营收48.07亿元,同比增长56.89%;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长76.09%。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03亿元,同比增长29.13%;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97.01%。

  另外一个巨头信义光能2019年实现营收91.0亿港元(折合83.08亿金额),同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24.2亿港元(折合22.09亿金额),同比增长26.6%。

  福莱特vs信义光能  光伏玻璃“双寡头”称霸

  受益于大部分国家光伏的腾飞发展,这两三年国内光伏玻璃企业们的日子过得很舒坦,营收和净利润屡次双双创记录,但也由于光伏玻璃属于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行业,有着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对行业内企业形成了保护,目前已经形成信义光能和福莱特“双寡头”的竞争格局。

  这个局面的形成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2015年以前福莱特的产能及市占率一直优异,牢牢占据龙头地位。信义光能则从2012年起就不断扩大产能,到2025年销量大增77%,超过福莱特跃居第1。而福莱特在2014年~2017年间一直没有扩充新产线,直到去年上市后,福莱特才再度加快产线建设进度,但此时头把交椅已经易主。

  不过,福莱特是NO.1打破海外垄断的老牌企业,2006年以前国内光伏组件的玻璃完全依赖进口,价格高达80/㎡以上,2007年起逐步实现了光伏玻璃的国产化,价格降到了50/㎡左右,由于原料价格低,那时毛利率基本在30%~40%以上,可以说,福莱特这家企业在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层面作用深远。

  信义光能则背靠信义集团,在原材料采购上更具优势,拿到的价格会比其他一般厂家低很多,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也是信义光能快速称雄光伏玻璃第1的重要因素。

  通过分析历史毛利率,福莱特和信义光能早也已经具备成本优势,毛利率均在30%以上,而诸如南玻、中建材在内的二线、三线企业,毛利率水平与之差了近一半,大概在15%左右。

  据全部能源网了解,截至2020年初,福莱特和信义光能两家光伏玻璃企业的产能占国内光伏玻璃总产能的比例分别超过31%和21%,两者市占率超过了50%,新增产能中两者占据65%以上,而且在单线产能规模、供应链稳定性上均是一体优异。目前,福莱特和信义光能也是行业内唯有的两家在海外建产线的中国光伏玻璃企业。“双寡头称霸”局面稳定。

  目前福莱特vs信义光能光伏玻璃产能扩产情况统计(以下数据来自企业年报与东方经济权益凭证研究报告)

092541291.jpg

  光伏玻璃

  “双寡头”格局保持稳定的核心是什么?

  福莱特vs信义光能“双寡头”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未来的强势增长依旧可期,全部能源网从外部推力和内生动力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虽没有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却可窥见一斑。

  据全部能源网了解,光伏玻璃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原片生产和深加工两大环节。原片生产是将原料经过混合、熔化、压延、退火和切割五个步骤后,得到未经处理的光伏原片半成品;深加工则将原片进行磨边后进行钢化,得到钢化片,或进行钢化+镀膜,得到镀膜片,用于组件封装。

  这个过程中,窖炉是核心的生产设备,也是企业投入资金非常大的设备,窖炉规格情况决定了整体产线的生产状态,而“大窖炉”是现在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拉开行业企业成本差距、提高成品率的重要环节,但是大型窖炉的温度很难控制,目前仅福莱特、信义光能在内的一线企业可以做到。

  “窖炉的启停成本很高,产线无法中途关停调整,这需要企业拥有大量的经验和数据积累,才能保证成品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话,即使中小企业能解决资金问题,技术壁垒也会阻挡其前冲的步伐。

  据统计,目前行业的成品率平均水平在78%左右,一线企业新上的大窖炉成品率能达到85%,二三线的企业成品率在75%以下。建设一条玻璃产线不难,难的是既做到高成品率,还能保证低成本,这才是竞争的核心,这也恰恰是福莱特与信义光能稳居龙头的利器。据全部能源网了解,一线企业们通过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还能够继续压缩成本。

  福莱特与信义光能这样的头部企业凭借多年数据和经验积累,在产线建设和大窖炉投用上优势明显,那些“后起之秀们”几乎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不得不说,光伏玻璃领域的高集中度,使得福莱特与信义光能这样的一线企业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因此,玻璃的价格随组件价格下降而降低并不明显。2019下半年以来,光伏组件价格一路下跌,甚至跌到了1.7元/W以下,而玻璃的价格却在26元/㎡的基础上继续上涨至29元/㎡。

  虽然随着大部分国家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及组件需求的大幅增长(除今年疫情影响外),光伏玻璃市场一片蓝海,传统玻璃企业也跃跃欲试,奈何光伏组件对光伏玻璃的透光率和抗冲击能力要求较高,不得不说凭传统玻璃企业的水平,一时半会儿很难进入。

  对于已经在行业内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面临资金和技术上的双重压力,新线日熔量在1000吨才具备良好的盈利,光单线投入资金就在10亿元左右,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很难迈出再上新产线第1步。

  再者来说,像福莱特与信义光能这样已经实现大部分国家化的企业,拥有多个国家的准入证书,同时也熟悉多个国家的认证流程,对于甲方的光伏组件企业来说,若更换光伏玻璃厂商就意味着在多个国家需要重新申请认证,单项认证时间在3个月以上,这对于组件厂商来说得不偿失,也因此福莱特与信义光能等一线企业已经与客户建立起了稳定关系。

  成本、技术、资金、客户资源是福莱特、信义光能这样一线光伏玻璃企业的核心优势,且短期内难以出现打破稳固局面的“鮸鱼”,他们才是产业链内盈利稳定的企业。也可以说福莱特、信义光能是光伏产业链上的“隐形富豪”。

  在2019年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整体下降的趋势下,光伏玻璃价格于2019年下半年逆势上涨,成为光伏产业链中表现为优异的链条,就连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光伏全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再度下挫,而光伏玻璃环节虽有降幅,却波动不大。

  全部能源网判断,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基本控制,项目陆续动工,海外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基本还在停滞状态,光伏玻璃下调的局面会持续一段时间,预计到三季度会再次会回调,但价格下调基本不会影响光伏玻璃企业的毛利率,因为近期光伏玻璃原材料纯碱等价格也出现了下滑。

  另外,随着平价时代的到来,开发商、业主等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光伏系统效率,开始加大使用双面双玻组件,采用透明背板的双玻组件不论是在重量更轻、还是在可靠性上,都得到了市场的青睐,这或许会对光伏玻璃企业未来发展造成一定冲击。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