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38次浏览
【中玻网】20世纪90年代,战国墓中出土了一个“水晶杯”,当我的朋友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忍不住说道:“这不是我超市买奶赠的杯子吗?”尽管这个说法让人忍俊不禁,却还是让很多人对此怀有质疑,“会不会是现代的盗墓贼带进去的杯子,遗落在了战国墓葬中呢?”这种说法说服力很强,围观群众深以为然。
后经相关人士鉴定,战国墓中的“水晶杯”确实是水晶制作,并非现代玻璃杯,这才让大家深信,这“水晶杯”确实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其实,在战国墓中出现玻璃杯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因为在战国末期,我国就已经有玻璃了,而且很有可能还是自制玻璃;如果追溯玻璃的起源,更是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已经有玻璃出现,所以,在公元前4000前之后,中国出现进口玻璃也就并不稀奇了。
从文物寻找玻璃起源
1975年,陕西宝鸡曾出土多件西周时期的玻璃管与玻璃珠,证明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玻璃出现。
同时,在全国很多地方的战国墓葬中,都出现了大量的玻璃,例如湖北地区随县曾侯乙墓、江陵雨台山第3号与第278号墓等等,不仅这些高等人群大型墓葬有玻璃出土,在战国的一些小型墓葬中,也有玻璃出现。足以证明,在战国时期,我国对玻璃的制作和使用已经具备一定的广泛性,并不仅有于高等人群群体。
在一些有名的墓葬文物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玻璃的身影,例如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的宝剑上都有玻璃镶嵌,尤其是在勾践的宝剑上,可以看到镶嵌的玻璃有明显的人工变形工艺,勾践宝剑上的玻璃花纹,有明显的模具造型,这样的痕迹让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玻璃已经了自己加工的能力,可见,在当时已经具备了一些工艺加工技术。
那么,这些墓葬中的玻璃,究竟是我们自制玻璃,还是以进口的方式从外国进口而来呢?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早出现玻璃的西亚入手,看看我国玻璃与西亚玻璃是否是相同之物。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中玻网】摘要:国内外对药用玻璃瓶的分类及适用范围是否一致,直接影响着国内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包材的选择,本文将药用玻璃瓶的分类,耐水性测...
2023-04-13
【中玻网】一、听证会制度下企业积极上报光伏玻璃产能,地区竞争差异凸显1.1、光伏玻璃听证会密集召开,企业参与热情高涨,规划产能爆发20...
2022-09-13
【中玻网】连日来,多家玻璃生产企业发布年度预报,业绩同比均有明显增长。同时,2022年以来,玻璃期货主力合约再度大涨。多家券商机构看好...
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