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经验交流  > 我国古代早已有了玻璃制品,只是今日廉价的玻璃,在古代价值较高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我国古代早已有了玻璃制品,只是今日廉价的玻璃,在古代价值较高

来源:野史日记 2019/10/14 11:27:06

42338次浏览

中玻网】20世纪90年代,战国墓中出土了一个“水晶杯”,当我的朋友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忍不住说道:“这不是我超市买奶赠的杯子吗?”尽管这个说法让人忍俊不禁,却还是让很多人对此怀有质疑,“会不会是现代的盗墓贼带进去的杯子,遗落在了战国墓葬中呢?”这种说法说服力很强,围观群众深以为然。

f603918fa0ec08fa337afe5c3de9af6854fbdae4_????_????.jpg

  后经相关人士鉴定,战国墓中的“水晶杯”确实是水晶制作,并非现代玻璃杯,这才让大家深信,这“水晶杯”确实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其实,在战国墓中出现玻璃杯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因为在战国末期,我国就已经有玻璃了,而且很有可能还是自制玻璃;如果追溯玻璃的起源,更是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已经有玻璃出现,所以,在公元前4000前之后,中国出现进口玻璃也就并不稀奇了。

  从文物寻找玻璃起源

  1975年,陕西宝鸡曾出土多件西周时期的玻璃管与玻璃珠,证明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玻璃出现。

  同时,在全国很多地方的战国墓葬中,都出现了大量的玻璃,例如湖北地区随县曾侯乙墓、江陵雨台山第3号与第278号墓等等,不仅这些高等人群大型墓葬有玻璃出土,在战国的一些小型墓葬中,也有玻璃出现。足以证明,在战国时期,我国对玻璃的制作和使用已经具备一定的广泛性,并不仅有于高等人群群体。

  在一些有名的墓葬文物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玻璃的身影,例如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的宝剑上都有玻璃镶嵌,尤其是在勾践的宝剑上,可以看到镶嵌的玻璃有明显的人工变形工艺,勾践宝剑上的玻璃花纹,有明显的模具造型,这样的痕迹让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玻璃已经了自己加工的能力,可见,在当时已经具备了一些工艺加工技术。

  那么,这些墓葬中的玻璃,究竟是我们自制玻璃,还是以进口的方式从外国进口而来呢?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早出现玻璃的西亚入手,看看我国玻璃与西亚玻璃是否是相同之物。

9e3df8dcd100baa128db9aaf22172b17c8fc2e38_????_????.jpg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