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OLED“一屏难求” 液晶电视霸屏时代渐行渐远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OLED“一屏难求” 液晶电视霸屏时代渐行渐远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9/9/19 17:19:00

8332次浏览

中玻网】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自发光、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让它在5G时代的应用有了更多可能,而上游面板商的扩张发力,正推动行业破解产能瓶颈,或带领OLED进入“黄金十年”。

20190903090129813_????.jpg

  OLED产能扩张加速

  大部分国家两大主要面板商三星电子和LG Display正加紧缩减LCD(液晶)面板的产能,并大规模转产OLED(农业生产体系发光二较)面板。

  8月29日,LG Display宣布,位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8.5代OLED面板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LG Display继2006年建设模组工厂、2012年投建LCD面板工厂后,在中国广州建立的第三条生产线,也是其在韩国本土外建设的首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

  据介绍,LG Display的广州OLED面板工厂项目总投入资金高达460亿元金额,主要生产4K非常高清55英寸、65英寸、77英寸等大尺寸电视用OLED面板,初期产能达每月6万片玻璃基板。

  LG Display CEO韩相范表示,广州OLED面板工厂将与韩国坡州OLED工厂一起奠定OLED的产业格局,它的建成投产充分显示了LG Display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积较加速中国OLED产业链布局,推动高等显示产业发展的决心。

  与此同时,另一家面板生产巨头三星电子也在加快OLED面板生产线的建设。据韩国媒体报道,各种迹象显示,三星电子正准备淘汰液晶面板,逐步转向“量子点OLED”显示屏。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随着OLED取代液晶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三星电子旗下的三星显示器公司也开始积较投入资金OLED。韩国KB经济权益凭证公司分析师Kim Dong-won说:“未来几个月,三星显示可能会停止在韩国牙山的第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并分阶段将液晶业务转型为大规模的量子点OLED面板业务。”

  目前,大部分国家范围内仅有韩国的两家面板厂商具备OLED面板量产能力,其中LG Display和三星电子分别在OLED的大尺寸和中小尺寸面板中形成了行业垄断:LG Display占据了OLED显示面板70%至80%的专利,生产的面板主要用于高等电视;三星则在小型OLED显示面板上拥有优势,在大部分国家智能手机OLED屏市场,三星电子一家就占据了95%的份额。

  除韩国双雄外,目前国内厂商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上的产能扩张也很快。日前,武汉华星发布公告称,其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预计2019年第四季量产;深天马(000050.SZ)也宣布,已与厦市签约建设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总投入资金不超过480亿元。京东方更是表示,在大尺寸OLED显示面板上取得技术打破,已拥有量产能力。

  据大部分国家显示领域的知名资讯机构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DSCC)估计,2018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显示器制造商将斥资297亿美元(约合2043亿元金额)增加移动OLED显示屏制造产能,占大部分国家制造商增加产能的88%。

  液晶面板业迎来寒冬

  与OLED生产线的建设热潮截然相反,大部分国家液晶面板产业却陷入了产能过剩的困局中。

  8月26日,京东方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京东方营业收入为550.4亿,同比增长了26.6%,净利润16.7亿,同比减少43.92%。

  在此之前,华星光电与深天马也相继发布了半年报。财报显示,华星光电今年上半年营收162.8亿元,同比增长33.5%,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7.8%;深天马今年上半年营收为145.95亿元,同比增4.43%,净利润6.44亿元,同比下降17.68%。

  业界认为,国内三大面板厂商均出现利润下降的原因,在于LCD液晶面板的价格持续下跌。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大部分国家液晶电视面板出货规模为1.4亿片,同比增长3.6%;同期,大部分国家液晶电视面板产能同比增长12.2%。出货的增速低于面板产能增长的速度,行业库存逐步走高。

  面对这种情况,液晶面板业“关厂减产”的现象开始持续发酵。

  8月20日,有业内人士表示,三星显示器公司正在采取措施削减液晶显示屏(LCD)面板的产量,该公司计划本月关闭一条月产能为9万块的LCD生产线,并于下月将另一条生产线减产。富士康亦于近日传出有意出售位于广州增城区的10.5代线的LCD面板厂,该产线于2016年12月宣布投入资金计划,投入资金金额高达610亿元金额,计划于今年10月投入量产。

  一边是液晶面板遇冷,另一边却是OLED“一屏难求”。

  当下,液晶面板的技术短板已经愈加凸显,OLED面板却展现出了许多优于液晶面板的优势。首先,OLED面板拥有自身发光的技术,没有背光源组和下部的偏光片,整体结构更加轻薄。其次,OLED面板采用的是全固态结构,可靠性更好,还具备柔性弯曲显示的特性,这决定了它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另外,相对液晶面板只有80%至90%的标准色域,OLED面板的标准色域可以达到110%左右,而OLED面板自发光特性又带来了更广的可视角度、更好的色彩与画面表现,响应速度也远远快于液晶面板。

  如此明显的优势决定了OLED面板不仅仅在电视上,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VR、AR设备等领域同样具有无穷的潜力,但受限于产能,OLED面板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中国成大部分国家OLED战略基地

  三星电子与LG Display两大韩国巨头在OLED面板上发力,无疑加速了OLED的推广和普及。

  目前,LG Display韩国坡州工厂的月产能为7万片玻璃基板,加上广州OLED面板工厂9万片玻璃基板的产能,以及韩国坡州未来的10.5代线产能,到2022年,LG Display的电视用OLED面板年总产能有望超过1000万片。

  当然,OLED之所以如此受追捧,不仅仅只是因为其在显示画质上的打破,能与前沿技术和未来场景更好地结合也是一大关键因素。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5G时代的到来,OLED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十年”。不同于3G、4G时代人与人的沟通方式,5G更偏向于以“物”为中心,让任何物体都有可能成为智能终端,这使得OLED的各种应用成为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OLED电视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HS Markit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15000元以上的高等电视市场,OLED电视的市场占比已超过液晶电视。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同样迎来多重利好。

  1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为OLED高等电视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沛动力。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点广播电视总台3月1日印发的《非常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也指出,要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大力推进非常高清视频产业的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

  正是在消费升级和政策发生反应的双轮驱动下,中国正逐步成为大部分国家OLED产业的核心战略基地。

  LG Display CEO韩相范表示:“LG Display新建成的8.5代OLED面板生产线将进一步助力广州成为OLED产业的发展中心。未来,LG Display会继续携手中国的合作伙伴,打造优异的差异化显示产品,为带领大部分国家OLED市场而不懈努力。”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