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经验交流  > 见惯不怪的玻璃器皿,在古代可是华丽品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见惯不怪的玻璃器皿,在古代可是华丽品

来源: 2019/5/24 10:44:15

21999次浏览

中玻网】如今,玻璃器皿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日用品,似乎见惯不怪了。但在几千年前的古代,玻璃器皿可是数一数二的华丽品,一度是皇宫高等人群的专属,普通百姓一般都用不起。

  追根溯源,玻璃大概是在4000年前由古埃及人发明。在古代的罗马时期,由罗马人制作的彩色玻璃通过印度被引入东方,秦汉时期古籍中常见的“流离”是梵文玻璃一语的早期音译。从西汉“玻璃矛”以后,“中国琉璃遂贱”,后来有了琉璃作坊,但琉璃的制作方法不久后失传了,隋朝工艺家何稠只好用绿瓷作代用品。这就是后来用作建筑材料的“琉璃”的滥觞,但和玻璃其实沾不上边儿的。

g9GkLyESGFjOzMFJ3njUDdayGZiEtFm5L5b9DZnHhZXeo1530934236255.jpg

  直到元、明、清时期,玻璃生产才开始普及,清康熙在清宫设玻璃厂,聚揽了来自山东和广州的能工巧匠。那是制造玻璃还是使用西方传教士和技术人员引进的西欧技术,虽然创造了一大批玻璃新品种,但品质跟西洋玻璃还是存在不少的差距。

  因为刚引进来时对制作工艺还未完全掌握,所以,之后的很多玻璃物件都是从西洋直接运送过来,所以这就使得玻璃在当时更加名贵,普通百姓空有看的份,只有皇亲国戚或是显赫的高等人群才能享用,不过,当时主要是用来装饰房屋,不像现在用来做器皿用。所以可以说,在当时,玻璃制品是一种身份象征。  77cc4f9576214ca29d29620403e75bbf.jpg

  清朝皇帝许多日用品如笔架、喝水用的茶杯、玩乐用的珠子等都是玻璃制品,甚至在一些重大的中国传统节日或祭祀时,他们都会采用玻璃器皿。不止皇亲国戚,对玻璃器皿的喜爱也体现在民间的大户人家里。在不少描写古代的书籍中,我们也能一窥当时人们对玻璃这种华丽品的追捧。比如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就曾多次提及和描述玻璃器皿。比如某一章节就说,贾蓉曾因为家里要来一位有身份的客人而跑到王熙凤那里百般讨好,其目的,只是想借一个玻璃的炕屏来冲门面。

  玻璃的尊贵还体现在当时的政治和外交上。政治上,通过官服上的玻璃饰品的颜色和品质来区分官衔的高低主次。外交上,在迎接外国使节时,通过赠予玻璃制品以示友好。

timg (1).jpg

  即使是在淡薄清雅的文人界,也不乏对玻璃器皿的钟爱,玻璃制成的墨砚、笔洗等文具,彰显出一种文人的高雅气息。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古代对于玻璃制品的追捧和尊崇,很大原因是因为玻璃制造技术的不成熟而导致产量非常少,如今,玻璃制品早就走上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已经平民化,不再是华丽品,工艺也显然比古代更为先进和美观。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