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0次浏览
【中玻网】为了生产高质量可钢化Low-E玻璃,探讨实验了在使用不同的硅铝靶溅射功率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工艺气体流量和氩/氮气比例,使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的变化很小。
实验条件。生产工艺为在玻璃表面依次沉积氮化硅、镍铬、银、镍铬、氮化硅,底层氮化硅使用2个旋转阴较,顶层氮化硅使用3个旋转阴较,采用中频溅射电源;镍铬和银均为4 kW,采用平面阴较,直流溅射电源。玻璃传输速度为4 m/min,本底真空为(1.2~2.4)×10-4 Pa。
首先探讨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在硅铝靶使用不同溅射功率和工艺气体流量时的表现。本实验采用常用的单银可钢化Low-E玻璃生产工艺,每次只调节镀膜前、后硅铝靶的溅射功率和工艺气体流量、比例。工艺气体氩/氮气比例分别为60∶40、50∶50、40:60,具体实验结果见下列图表。
图1氩/氮气比例为60∶40时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随溅射功率变化曲线
图2氩/氮气比例为50∶50时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随溅射功率变化曲线
图3氩/氮气比例为40∶60时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随溅射功率变化曲线
对比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①相同工艺气体流量下,随着氮气比例的提高,硅铝靶允许使用的溅射功率越高,说明氮气流量足够高时,硅铝靶才能稳定地工作在高功率下。氮气流量较高时,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加大。②氩/氮气比例为40∶60时,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在各种流量下,普遍偏大,生产过程中不应采用。对比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图1曲线相互交叉现象明显比图2、图3要多很多,没有规律可循,但变化量的幅度很小。
其次探讨工艺气体流量对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的影响,工艺气体流量分别为800 mL/min、1 000 mL/min、1 200 mL/min、1 400 mL/min、1 600 mL/min,具体结果见下列图表。
图4流量为800 mL/min时Low-E玻璃钢化前后透过率变化量随溅射功率变化曲线
图5流量为1 000 mL/min时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随溅射功率变化曲线
图6流量为1 200 mL/min时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随溅射功率变化曲线
图7流量为1 400 mL/min时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随溅射功率变化曲线
图8流量为1 600 mL/min时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随溅射功率变化曲线
对照表4~表8可以看出,工艺气体流量小,硅铝靶射功率上不去,高功率必须配大流量,在大流量下使用小功率,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加大。对照图4~图8可以看出,工艺气体流量越大,Low-E玻璃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的变化幅度越大。主要表现在大流量配低功率时,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的差值急剧增加,说明大流量配小功率,会使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变化量明显加大。
为了生产高质量可钢化Low-E玻璃,在使用不同的硅铝靶溅射功率时,如何选择优的工艺气体流量和氩/氮气比例,在不同的生产线上的数据不尽相同,在不同的真空度下不尽相同,在靶材厂家、批次不同时也不尽相同。从实验分析可以看出,工艺气体流量氩/氮气比例选择50:50时,在各个溅射功率下使用表现都很好,是很好的选择。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关于召开“第28届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促进玻璃窑炉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玻璃行业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窑...
2025-09-16
OneRiverNorth创意与激情才华和专业祝贺“垂直峡谷(OneRiverNorth)”项目荣获美国国家玻璃协会(National...
2025-09-16
从商用车玻璃的起步探索,到商用车玻璃领域的龙头引领,再到乘用车玻璃市场的多元突破,位于南海新区的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