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9次浏览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玻璃材料,除了传统的平板玻璃以外,还有超白玻璃、高硼硅玻璃等具有特殊性质的玻璃材料,以及中空玻璃、夹胶玻璃一类的常用材料。为了让大家进一步认识玻璃茶具的特点与生产工艺,我们搜集资料编排了这篇文章,希望能有所帮助。
玻璃茶具一般是用含石英的砂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化、成形,再经冷却后制成。玻璃茶具有很多种,如水晶玻璃、无色玻璃、玉色玻璃、金星玻璃、乳浊玻璃茶具等。
用玻璃可制成各种其他盛具,如酒具、碗、碟、杯、缸等,多为无色,也有用有色玻璃或套色玻璃的。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非常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
玻璃茶具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不过也有一种经过特殊加工的钢化玻璃制品,不易破碎,通常在火车上和餐饮业中使用。
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玻璃器制造中常见的一种成型方法,可分为人工吹制和机器吹制两种。人工吹制俗称“吹大泡”。5世纪时,这种技法由中亚传至中国,发生反应和带动了中国玻璃制造工艺的发展,从此中国开始运用吹制方法制造空心玻璃器,即玻璃容器。其作法是先用铜制或铁制吹筒的一端蘸取玻璃熔液,然后在吹筒的另一端吹气,使熔液形成所需器型,之后用剪刀裁剪下来即可。在吹制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手要不停地旋转吹筒,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使玻璃熔液不流失,另一方面是利用玻璃的粘性流动来塑成所需要的形状。其间必须做到协调配合,产品才能达到完善,因而具有相当的难度。玻璃器的大小、薄厚、器形等是依靠吹气量的大小、缓急程度以及吹筒的转动速度等来掌握和控制的。
有模吹制:相对无模吹制而言,先用铜或铁制作成中空的模范,再用吹筒蘸取玻璃熔液,将其置入模内吹制,直至熔液完全充满模范内壁,待冷却后,去模即成。如此可制造方形、多棱形等特殊形状的器物以及器物所需的耳、口、足等复杂部位。有模吹制大大丰富了器物的造型和艺术性。
相关概念
茶具选材广泛,金、木、竹、陶皆可取。茶具,古代又称茗器,同其他饮、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唐代茶神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列出了28种茶具的名称。 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盖碗带盖儿的茶碗。盖碗是陶瓷烧制的,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堪与紫砂壶媲美。此盖碗又称“三才碗”。所谓三才即天、地、人。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这么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个小天地,一个小目前市场,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三件头“盖碗”中的茶船作用尤妙。茶碗上大下小,承以茶船增强了稳定感,也确不易倾覆。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中玻网】2025年2月28日上午,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联手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佛山市顺德区伦教玻璃机械与玻璃制品商会,成功举办“玻璃行业...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