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市场研究  > 27条OLED面板线中占了25条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27条OLED面板线中占了25条

来源:旭日显示与触摸 2018/5/28 10:43:49

9620次浏览

  但中国毕竟在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光电行业领域,落后全部上先进国家太多,在新型显示技术上也只能采取跟随的策略。所以跟前面讲的一样,在中国自己没有能力研发出在显示效果上,可以打破CRT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产品之前,中国也跟韩国一样,把集中资源努力打破OLED显示技术作为了目前行业的主要方向。

  跟韩国的主要研发力量全部集中在了三星和LG两家企业不同,中国在打破OLED显示技术上采取了几乎全行业企业全部扑上的策略,除了后起的惠科还没有宣布投建OLED面板产线外,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和辉光电、维信诺、信利、柔宇,甚至江西的益丰泰,都在积较推广建设自己的OLED产能。

  中、韩积较布局OLED产能的背后,除了其显示效果可以在LCD显示技术的基础得到进一步改善之外,新型封装材料的技术打破,也让OLED的环境可靠性,特别是耐温度环境性可以更胜LCD一筹,从而拓宽OLED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

  另外重要的一点提,OLED比LCD更容易实现轻薄、柔性化,这对降低显示屏的重量、厚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柔性化显示的简单实现,也为OLED显示技术打开了全新的应用场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并推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创意创新发展,为行业消费升级服务。

  目前能在显示效果上与OLED一较高下,但在使用寿命上更有优势的新型显示技术,能实现量产的只有Micro–LED显示屏,但是在超薄显示上,Micro–LED还与OLED显示屏有一定的差距。另外,Micro–LED的内部结构要比OLED更加复杂,在节能和可靠性上,短时间内也很难做到跟OLED一样的水平。

  再加上生产成本的限制,Micro–LED显示屏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来进行技术优化,因此给了OLED显示屏一个重要的发展窗口期。

  OLED的技术核心,比起制程工艺的打破来,更多的还是材料技术的打破,如何提高OLED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限低亮度衰减速度,并提升其环境稳定性,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中。

  随着中、韩两地的行业资源和相关部政策在发展显示技术领域,一体往OLED显示领域倾斜,必将吸引大部分国家的科研团体和材料企业也积较跟进,研发出更多的新型OLED显示材料出来。一旦超稳定的OLED发光材料或材料处理工艺取得打破,新型的量产技术也将在这基础上快速跟进上来,OLED显示技术也将复制LCD显示技术的辉煌,服务大部分国家十到二十年。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