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33次浏览
【中玻网】环保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尤其近段时间,各地市刮起了更为猛烈的环保飓风。这次,不仅是钢铁、化工行业,玻璃行业也难独善其身。作为环保风暴主要席卷对象,玻璃行业对环保政策不断加码深有感触。随着环保政策要求越来越严,执行力度也越来越大。处罚措施由单纯的罚款到限产、停产,甚至较久关停,罚款金额日益加大,按日计罚,强制上马等。对于玻璃钢行业来说,也许意味着这将是产业转型的开始。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按照此次政策的严格实施,全国的玻璃行业将会是怎样的一番面貌。
环保政策不断加码,玻璃企业“挥泪前行”
细数近几年来玻璃行业的政策文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关于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环保部针对玻璃行业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等文件。
由此可见,玻璃行业污染严重,环保之路势在必行。可对于玻璃行业而言,这是一场“福祸相依”的革命。由于玻璃行业多年“粗放型”发展,环保持续发酵无疑是“飞来横祸”。另外一方面,从玻璃行业长期发展规划来说,环保促使业界企业生产规范化、先进化并加速了玻璃行业淘汰的节奏。
根据日前对河北、山西两省份37家玻璃生产型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两省份窑炉开工情况不尽人意,受环保影响,超过半数企业自动退出。河北、山西是环保要点监测地区,两地区玻璃企业陷入罕见的窘境。
“绿色”重压下,玻璃市场前路未知
近日,第四批中点环境保护督察已一体启动,中点第五环保督察组率先开赴四川省实施督察,打响了第四批环保督察的靠前枪。面对中点环保督察风暴的再一次来袭,地方相关部门无疑将会面临更为严格的环保整治要求和更严厉的环保问责压力。
从浮法玻璃行业来看,当前原片生产企业仍保有一定盈利,但利润空间将不断压缩;下游深加工企业经历着环保洗礼,成本方面将再度面临如2017年下半年成本上升的压力。
环保风暴无疑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原燃料供应紧张导致原片企业生产成本迅速提升,叠加深加工等需求端的骤缩,浮法原片企业上下两难。另一方面,也带了浮法原片深加工行业的又一大洗礼,不达标企业相继关停,预示着行业将更加规范化,减小市场低价竞争、无序竞争的可能。经过短期阵痛后,行业将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下游行业的规范性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行业内将受到非常大冲击。玻璃行业传统旺季“金九银十”已至,西南玻璃市场受此重挫,业界对今年下半年市场疑虑逐渐加大。
飓风不止,倒逼玻璃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环保倒逼,让各企业经过自主创新,改变生产工艺,降低污染和能耗,实现工艺技术的革新,从这点来看,算得上‘因祸得福’。”某业内人士称。然而,行业转型升级能否尽如人意,仍是个未知数。在此我们整合了一些玻璃相关人士的意见,希望玻璃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能避免被环保压的喘不过气来。
靠前:坚持市场导向,走节能、环保、低能耗的节约型玻璃产业,对于饱和的市场要合理引导资源,对于资源浪费的企业严厉打击和治理。
第二:加强相关部门环保监管,设立环保标准,让企业有法可依,知道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第三:企业要谋求积较转型,发展中高等产业,提高企业利润才有资金治理污染;利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降低污染,提效率高率,补齐竞争力不足短板。
第四:发挥市场作用,积较提倡企业兼并重组,发挥相关部门牵头作用,打造地区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解决重污染企业员工安置问题,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第五:大力引进人才,提高玻璃企业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和商业运营能力,这样才能更好脱离低成本,高污染的怪圈,进入正循环!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中玻网】2025年2月28日上午,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联手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佛山市顺德区伦教玻璃机械与玻璃制品商会,成功举办“玻璃行业...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