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8次浏览
【中玻网】古老的长城从这里开始,中国的玻璃在这里诞生!
95年前的今天,中国靠前家用机器连续生产平板玻璃的企业在秦皇岛诞生。耀华人制造的玻璃揭开了中国玻璃工业发展史的靠前页。
20世纪初,实业派代表、民族资本家周学熙等人大胆引进比利时弗克兰相关人士技术,创建了“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中国乃至远东靠前家采用机器连续生产平板玻璃的企业,被誉为“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
1921年8月,中比双方达成联合在秦皇岛建设经营“耀华”玻璃公司的合同,同年12月,双方正式签定《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华洋合股合同》,厂名定为“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1922年3月27日,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靠前次股东大会在天津召开。此后,将3月27日确定为耀华建厂纪念日。
1922年3月17日,工厂动工兴建,全部用雇来的比利时技术工匠和从比利时运来的特种耐火砖,砌筑了1座熔窑,10台垂直引上机,9台煤气发生炉。1924年8月,耀华的1号窑建成投产,8月15日点火,9月15日出玻璃。1925年,共生产16万标准箱玻璃,产品畅销国内外,并开始了中华民族出口玻璃的历史,1924年产品进入日本,1925年产品进入美国旧金山,1926年产品进入印尼,1933年产品进入新加坡。
1922年至1948年,企业历经中比合办、中日合办、官商合办三个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耀华取得了较快发展。从垂直引上工艺生产单一的平板玻璃产品到生产浮法平板玻璃、深加工玻璃、玻璃钢制品等8大系列100多个品种,成为我国非常大的综合性玻璃生产企业,平板玻璃产量居国内重要地位,平板玻璃质量连续12次获全国行评靠前,产品销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耀华发展的历程中,凝结成“艰苦奋斗、严守纪律、能打硬仗、锐意进取”的耀华精力。多年来,耀华先后荣获了全国企业管理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全国先进基层党筹备等荣誉称号。
进入21世纪,耀华又一次面临改变发展的关键时期。2015年7月,秦皇岛市相关部门结合耀华集团的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与弘毅投入资金公司、凯盛科技集团公司签署《关于中国耀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合作的框架协议》。2016年5月,秦皇岛市国资委、市国控公司与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子公司凯盛科技集团公司签署了《中国耀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协议》。同年6月,凯盛科技工作组进驻耀华后,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改善上做加法、人员优化上做减法、新项目建设上做乘法”三条工作主线开展工作,经过公司上下共同努力,企业已初步摆脱困境,呈现稳定向好的态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7年耀华集团将是实现重组划转的关键一年,也是耀华集团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耀华集团将以实现企业经营业绩和职工收入的“双提升”为奋斗目标,以“3+1”(即“重组、项目、利润”+“员工收入”)为工作要点,努力提质增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共同创造百年耀华的美好明天!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在今日的玻璃深加工领域,兰迪机器的平弯双向钢化技术做为行业标杆,其稳定与高效深受用户认可。然而,这项技术的背后,隐藏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
沪芯展2025—环球半导体产业(上海)展览会2025GlobalSemiconductorIndustry(Shanghai)Expo...
三研讲述影响磨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1.与磨削砂轮有关的因素主要是砂轮的粒度、硬度以及对砂轮的修整等。砂轮的粒度越细,则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