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2次浏览
【中玻网】如今,可穿戴智能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背后也有着大量资金的支持。那么,现在谁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的“老大”?
据海外媒体报道,某市场调研公司较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大部分国家可穿戴设备市场在去年第四季度出货量达到3390万部,同比增长17%,市场龙头依旧为Fitbit,但其出货量却同比下降23%,仅仅是勉强保住了自己的龙头地位。
该公司认为,Fitbit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美国市场中健康追踪设备正迅速接近饱和。据FactSet数据显示,Fitbit四分之三的收入来自美国,上一个季度Fitbit在美国市场上的收入缩减28%。
自2015年上市以来,Fitbit的股市情况较高曾达到51美元。当时,Fitbit成为美股市场可穿戴设备靠前股,上市首日股市情况大涨49.35%,市值达到63亿美元。就在上市前,市场给予Fitbit的估值就达到50亿美元。只是,Fitbit的股市情况现在只剩下6美元,市值仅为13亿美元,再风光的“独角兽”也要面对市场残酷的事实。
在过去的几年中,风险投入资金的热潮促进了“独角兽”的繁荣,并可能使其中一些企业从狂热的投入资金者那里,获得了高于自身实际价值的估值。由此可见,不管在上市前还是上市后,高估值的“独角兽”都要长时间接受市场的考验。
现在,Fitbit尝试着用谈论“未来计划”来打消投入资金者的顾虑,如将如何利用2016年收购的Pebble来进一步加强智能手表业务。Fitbit在今年1月还发布新软件功能来强加自己的平台。不过,市场分析师依旧保持谨慎,认为市场需求疲软和竞争对手的产品促销,可能会让Fitbit业绩保持低迷更长一段时间。
就在Fitbit出货量大幅下降的同时,小米和苹果的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96%和13%。小米也在去年第四季度超越苹果,成为大部分国家第二大可穿戴设备制造商。按照当前的发展势头,小米将很快超越Fitbit,成为大部分国家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新龙头。数据显示,Fitbit在去年第四季度占据了大部分国家可穿戴设备市场19.2%的份额,较上一年同期的29%下降近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小米的市场份额达到15.2%,苹果的市场份额保持平稳,仍为14%左右。
其实,可穿戴设备领域也不是人人都非常激进。有市场消息指出,英特尔此前计划撤回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大量投入资金,甚至有可能会退出这一市场。此次变动包括新设备事业部的大量裁员以及过去合并的NewTechnologiesGroup的大量裁员,种种迹象都显示英特尔对可穿戴设备部门颇有微词,打算做出战略调整。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