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92次浏览
近日,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在国家自然科学设立资金和“中国科学院沈阳界面材料中心”的资助下,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E.Ma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Y.Li教授共同合作,在探索发现具有强玻璃形成能力的铜合金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以三元Cu60Zr33Ti7 合金为基础,利用发展的在三维成分空间定位较佳玻璃形成合金的方法(简称 “3D法”),在 Cu-Ag-Zr-Ti四元合金体系中,发现Cu44.2高等g14.75Zr36Ti5合金的玻璃形成临界尺寸可达到10mm。此金属玻璃的压缩断裂强度和塑性应变分别为1970 MPa和2.6%。[相关工作见C.L. Dai, et al., Scripta Mater. 54 (2006) 1403]
他们还在Cu/Hf/Al三元系中,选择Cu10Hf7、CuHf2和Cu9Hf7Al4三个金属间化合物围成的成分区域,定位出Cu49Hf42Al9为较佳的玻璃形成合金,玻璃形成的临界尺寸可达到10mm。这是目前铜基三元系中玻璃形成能力较强的合金。此金属玻璃不仅强度高(压缩断裂强度为2600 MPa),同时兼有良好的塑性),还具有大的过冷液态温度区间比重大等特点。[相关工作见P. Jia, et al., Scripta Mater. 54 (2006) 2165]
与通常的多晶体金属材料相比,金属玻璃因原子的排列仅为短程有序、没有周期性长程有序,而具有高度度、高硬度、高弹性较限、耐腐蚀、耐磨损等优异性能。利用普通的铜模浇铸技术便可获得金属玻璃块体材料(尺度大于1mm),为金属玻璃的应用展示了令人鼓舞的前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块体金属玻璃(BMG)作为新一类金属材料引起了世界上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新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发展低成本、无害性、以常用工程金属(如铁、铜、铝、镁、钛等)作为主元素的块体金属玻璃迅速成为研究的焦点。显然,这也是拥有材料较终实用化知识产权的制高点。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下一篇:“裁玻璃”觅商机
【中玻网】磨边立企智能强企高力威全球玻璃深加工技术的领航者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初心、匠心、真心,致力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玻璃深...
2025-05-07
【中玻网】2025年5月5日至7日,第六届沙特阿拉伯国际玻璃门窗展在沙特利雅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盛大举行。作为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
2025-05-09
【中玻网】反对内卷依法竞争协同创新共筑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工程玻璃行业自律倡议书》协会各会员单位、所有工程玻璃行业同仁:2024年7月3...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