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

来源:债券 2015/2/27 14:13:28

19963次浏览

  (三)产品销售严重依赖国外市场
  
  1.国内市场需求不足
  
  相对于我国光伏产业产能与产量的增速来说,我国国内的光伏市场需求还不足以支撑产能的高速扩张。我国是太阳能电池等光伏产品的生产大国,但仍是光伏发电市场应用小国,我国光伏产业对全部市场的依赖程度在90%以上(见图2)。
  
  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方面仍然以欧洲、日本和美国为主,相比之下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占世界光伏装机容量的比重非常小(见表3)。

中玻网新闻图片

  2.欧洲市场萎缩
  
  光伏发电成本远高于常规能源,因此目前各国光伏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相关部补贴。自2011年起,受全部资金危机尤其欧债危机的影响,作为大部分国家光伏组件非常大需求地的欧洲多国不断削减太阳能相关部门补贴,使得欧洲光伏市场开始不断萎缩,在其国内各光伏企业不断倒闭的同时,也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欧洲市场需求原本占据世界光伏装机规模的70%以上,更占到中国光伏电池出口规模的80%,欧洲市场的萎缩,使得中国巨大的产能无法消化,企业处境困难,在竞相降价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利润大幅下滑。
  
  此外,欧盟于2012年9月开始,对中国出口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2013年8月,中欧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后决定,以“价格承诺”的方式达成“友好解决方案”,中国企业每年可向欧洲出口7GW的组件配额,配额内的产品将不征收“双反”税率,但需要承诺产品价格不低于0.56欧元/瓦,自2013年12月6日起,将对未参与“价格承诺”的中国太阳能板生产商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至此,虽然中欧光伏争端落下帷幕,但价格承诺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组件配额对出口规模限制、较高的“双反”税率与相关部门补贴削减共同带来的欧洲市场萎缩已成定局。
  
  3.美国“双反”雪上加霜
  
  2011年10月19日,SolarWorld牵头其他6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相关部门提起调查申请,指控中国公司对美倾销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并收受中国相关部门的不当补贴,要求美国相关部门发起“双反”调查。这对90%的光伏组件需要出口的中国企业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在反倾销调查终裁结果中,主要被告尚德电力和天合光能被判定倾销幅度为别为31.73%和18.32%,与初裁结果相比,倾销税率由31.14%下调至18.32%;在反补贴方面,尚德及其关联的10家公司被判定接受补贴14.78%,天合为15.97%,其他光伏进口商和制造商为15.24%,反补贴税率大大高于初裁的2.9%至4.73%。随着当前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降,组件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高额的关税将把国内很多光伏企业的产品拒之美国市场门外。
  
  4.新兴市场上升空间有限
  
  受贸易摩擦影响,2013年上半年中国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对外出口额锐减30.97%至65.22亿美元,其较核心的原因是出口价格下降41.07%(尽出口量增长17.02%)。对欧洲、北美、大洋洲的出口额大幅下滑,但对亚非拉出口有所增长。其中,对亚洲出口同比增长1.5倍(150.49%),提升至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二(37.99%),超过原中国靠前大出口市场欧盟;对非出口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近5倍(499.73%)。
  
  在新兴市场的成绩亮眼,并非由于这些市场需求猛增,而是因为欧美市场萎缩,中国光伏产品被迫转向。日本是2013年大部分国家光伏领域增长较快的市场。日本市场的异军突起事出有因——福岛核泄漏发生后日本国内反对核电站的呼声,加上2012年7月开始实施的新能源补贴法案《可更新能源法》,为日本太阳能光伏产品市场迅猛增长提供了良好契机。但由于夏普、三菱等大企业基本垄断了日本国内光伏市场,日本国民对外国产品又比较挑剔,中国光伏企业开辟日本市场并非易事。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