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4次浏览
【中玻网】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2014年即将成为过去!当我们回顾过去这一年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历程时,尽管破产、亏损、双反等字眼仍不时浮现,但下游光伏电站的建设形势却一片大好。这一年,我国新增并网太阳能装机量创下了历史纪录,达到11.3GW!这样的数字给了整个光伏行业较大的信心提振。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较好近三年一直在大低谷中徘徊的光伏行业,已经渐渐恢复生机?
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9日,由O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主办的"OFweek2014中国高科技行业投融入资金高峰论坛"火热进行。本次论坛是一场真实属于高科技企业的盛会。届时,长期追踪考察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业内相关人士、研究全部产业结构变迁的知名学者、与科技企业紧密合作过的风险投入资金机构和行业协会,以及高科技行业的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就"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投入资金合作"等多项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帮助高科技企业打破瓶颈,快速健康成长。同时推荐一批优异的成长型高科技企业进行项目路演。
为了透析光伏市场投入资金前景,本次论坛特邀太阳能光伏行业资历丰富人士、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等分析师冯辉先生作《投在红海:国内光伏电站市场发展前景及投入资金策略分析》主题演讲。他将就国内要点区域的分布式和地面电站的发展现状、投入资金前景及策略等进行高层度解析,与参会者深入互动,共同探讨光伏产业热点话题。
众所周知的是,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光伏产业制造在国外都风光一时,也造就了许多财富神话。施正荣、彭小峰、苗连生……光伏财富的爆发引来了大量的投入资金。然而,随着光伏财富泡沫的破灭,中国制造主宰欧美市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这样的形势下,逐步打开的国内光伏电站市场无疑是光伏产业必争的核心。当光伏电站成为投入资金热点已成必然。
据介绍,从2012下半年开始,相关部门频繁发布光伏业新政。宏观层面,9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其规划显示:到2015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目标达到21GW以上,此规模是目前国内规模的近6倍,也是较好早规划目标的4倍。而到2012年已降至10元/W(2012年新增装机3045MW,投入资金额度为304.5亿金额);2013年中国光伏系统平均价格进一步下降,降至8.5元/W(2013年新增12922MW的装机量,投入资金额度为1196.6亿金额);2014年上半年,装机成本按照8元/W来计算,3320MW的装机规模,投入资金额度为265.6亿金额。
根据OFweek太阳能光伏行业研究预计,2015年光伏发电将新增装机15GW,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45GW,达到48.47GW,其中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将达到29.36GW,分布式发电累计装机将达到19.10GW。15GW的装机规模,按照每瓦7.5元的系统成本来计算,投入资金规模会达到1125亿金额。毫无疑问,国内光伏市场正在一步步一体打开,针对国内光伏市场的投入资金研究也正当其时,如何在新一轮的光伏投入资金热中获利收益,已经成为了行业关注人士的讨论较好多的主题之一。
OFweek行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仅目前国内披露的达成意向、签约及在建的光伏发电项目就已达到130GW,甚至比国家新拟定的到2015年装机量达35GW的"十二五"目标还要超出近3倍。目前,我国国内光伏市场主要还是依赖于地面光伏电站,而地面光伏电站的主要集中地区是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西部地区,因此这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相应的投入资金风险。
冯辉先生表示,由于西部当地用电需求小,就地消纳的能力有限,需要通过长距离输电到用电量高的地区。另外,目前电网远距离西电东送能力也很有限,大规模建设地面电站而导致更多的弃光限电的现象发生。在甘肃敦煌,从2013年5月开始该地区并网光伏电站大面积"被停电",即使是享有"所发电量全额收购"口头约定的特许权项目也不能幸免。虽然地面电站大部分位于西部,用地问题好解决,建设成本也不大,投入资金也相对容易,但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生产生活用电有限,利用特高压电网西电东送耗资巨大,也不符合光伏发电节能环保的初衷。所以建议光伏电站企业可以将投入资金区域由西部向东部转移。
此外,资本过于集中在地面光伏电站的投入资金也不利于行业的一体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坚持大型电站与分布式光伏并举,利用东部地区较好的电力基础设施将光伏发电向用电需求更广大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投放也符合OFweek行业研究员对投入资金区域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的预想。据了解,2014年国家能源局规划分布式光伏装机目标为8GW,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今年完成4GW的目标是有可能的。
当然,如何正确的对分布式光伏投入资金收益进行评估十分重要。分布式光伏具有投入资金大收益大但风险也大的特点,在投入资金分布式光伏应该注意的主要风险包括用户违约成本低导致的项目高违约风险、用户自发自用比例的不确定性、用户接纳不持续或者说中间转让的风险。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之所以存在分布式光伏融入资金难的问题,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项目收益率不确定;二是屋顶产权不明晰,多方利益协调存在问题;三是用户使用的持续性不确定;四是收费模式存在一定风险。目前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没有统一收取电费的机构,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接给收费带来了一定风险。由于项目收益率无法得到保障,银行等融入资金渠道难以大规模进入分布式光伏领域,行业遇到融入资金难的问题。
冯辉先生在演讲较好后总结,要投身国内光伏红海分一杯羹,关键还在于能否拓宽光伏电站融入资金渠道的看法。我国光伏电站融入资金渠道较少,也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国开行或者商业银行贷款。其他可预见的融入资金创新包括资产经济权益凭证化、互联网资金、相关部门扶持设立资金等。冯辉先生提出,资产经济权益凭证化是未来光伏电站融入资金的主流趋势。将光伏电站资产转换为在资金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经济权益凭证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
人物资料:
冯辉先生是国内新能源研究领域首批从业人员,现任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等分析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起一直从事太阳能光伏行业研究。目前,由冯辉先生领导的OFweek行业研究团队已发布包括太阳能光伏、照明、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研究报告近万份,深受投入资金者青睐。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中玻网】2025年2月28日上午,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联手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佛山市顺德区伦教玻璃机械与玻璃制品商会,成功举办“玻璃行业...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