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市场研究  > 玻璃:底部渐行渐近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玻璃:底部渐行渐近

来源:期货日报 2014/6/5 11:59:19

8738次浏览

中玻网】在房地产市场走弱压力下,玻璃现货价格近期加速回落。以风向标沙河地区为例,沙河安全、大光明等厂库现货报价近一个月来累计跌10%至980元/吨,创近5年来新低。4月末以来各厂库报价跌幅在40—120元/吨,现货较低价也由4月的1200元/吨跌至1158元/吨。现货市场的恐慌情绪在期市蔓延,5月以来玻璃货物主力1409合约累计下跌11%至1092元/吨(以6月4日收盘计),远月1501合约下跌11.6%至1070元/吨。
  
  基本面弱势。房地产需求占玻璃下游需求的70%,且建筑用玻璃一般都在施工后期,因此房屋竣工面积可以看作玻璃需求的同步指标。今年1—4月,全国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持续负增长,而上游产能增速仍在15%左右高位。供大于求矛盾激化,玻璃现货价格伴随季节性需求走弱而爆发。不过,随着玻璃期价跌破上游成本,后期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将逐渐有所好转。
  
  由于玻璃生产连续性强,且无法动态调节,玻璃行业每隔2—3年就会呈现出一个价格调整周期,即价格下跌,产能退出,随后价格止跌回升的过程。较近的一次调整周期出现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从当前以价来看,华北玻璃市场价格较2012年较低点仅有30—40元/吨的空间。但1409合约贴水现货60元/吨已包含这一预期。且从成本角度考虑,沙河地区玻璃生产总成本在1070元/吨左右,低于当前的出厂价,企业大面积亏损。从价格调整幅度来看,空间上已经接近底部,不过时间周期仍不够长。
  
  回顾上一次的调整周期,玻璃现货价格自2012年2月开始低于企业生产成本,在持续3个月后,5月产能出现负增长,6月现货价格筑底回升。但从此次调整来看,玻璃现货价格虽接近2012年的低位,但持续期仅有一个月,尚未出现厂商集中减产的格局。因此,玻璃现货价格仍有下跌压力。
  
  总之,玻璃期价底部渐行渐近。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