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玻网首页欢迎来到中玻网!【请登录】免费注册咨询热线:0571-89938883

注册即送3条优质商机

我的商务室
会员服务
手机站
手机站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网站导航
English
您当前位置:中玻网 > 资讯中心  >  市场研究  > 光伏产业向好是否昙花一现?

中玻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进行关注
随时随地手机看最新资讯动态

手机阅读

分享

光伏产业向好是否昙花一现?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3/10/16 15:12:55

6767次浏览

中玻网】近日,多家光伏企业相继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业绩预告,一改前期光伏市场的低迷行情,下半年以来,光伏行业实现了业绩快速增长。
  
  10月14日,阳光电源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1.18亿元,同比增长70%―90%。亿纬锂能近日也表示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的营收预计为6.79亿-7.19亿元,同比增长70%―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94.28万―10106.81万元,同比增长55%―65%。相比此前近乎停滞的增长状态,今年光伏市场似乎又迎来了春天。
  
  政策利好频传
  
  过去几年时间,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国内光伏产业出现爆开式增长,致使市场陷于无序竞争的状态,光伏产品供过于求,市场低价竞争激烈,也使光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今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政策暖风频吹,对市场的整顿引导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继国务院6、7月份出台光伏“国六条”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意见之后,国内多项光伏政策密集出台。
  
  记者发现,仅9月份,相关部委就发布了三个关于光伏产业的文件。9月17日,工信部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力促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规范产业发展,推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9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光伏电站项目理暂行办法》,规范光伏电站项目管理。9月29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对太阳能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这些政策从光伏市场准入标准、光伏发电价格、光伏行业制造规范、光伏电站项目等多方面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得益于政策利好,下半年光伏行业的基本面或将实质性好转,光伏市场有望重新获得上升动力。”民生经济权益凭证分析师认为,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光伏行业获得明显好转。
  
  信达经济权益凭证研究员认为,持续推出的政策支持,将使得光伏市场行情在中短期可持续,建议投入资金者持续关注政策推动和行业转好带来的投入资金机会。
  
  能否持续关键在企业
  
  受益于政策层面的多重利好,阳光电源、航天机电、蛮股份、特变电工、中利科技、东方日升、海润光伏、中环股份等多家光伏相关企业获得机构广泛看好,股份公司凭证获得强烈推荐、买入等积较评级。
  
  但是也有市场分析师指出,光伏行业业绩转好是直接受益于政策层面的不断支持,表现出来的行情仅仅是政策市,后期能否持续有待光伏市场自身的进一步调整。本报记者查阅的多家机构发布的光伏行业研报发现,对光伏行业行情风险提示较多的也是国家政策支持低于预期。
  
  从光伏设备制造的优异企业阳光电源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来看,其虽然预计实现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1.18亿元,同比增长70%―90%,但是其中筹集资金利息收入及相关部补助就约为4200万元,占到了其净利润的近乎一半。
  
  “大部分光伏企业能实现盈利主要还是依靠相关部门补贴,离开政策支持,一些光伏企业可能会马上倒闭。”东北经济权益凭证行业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光伏市场近期向好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整个光伏市彻没有完全走出市场调整的状态,行业的市场准入和规范机制还没有完善,企业间还需要完善竞争淘汰机制,长远来看,光伏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关键还要看光伏市场的健全机制和光伏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近期相关部门频频出台的光伏政策不在局限于对光伏企业提供支持,而是提出依靠市场手段进行优胜劣汰的竞争,并对光伏市场准入、市场规范和补贴标准进行了明细的规定。
  
  可以肯定的是,国家有关部门促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管理文件接二连三地出台,光伏行业兼并整合的风潮也将势在必行,光伏企业包括已经上市的公司能否长期保持业绩持续增长还要看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

版权说明:中玻网原创以及整合的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来源

免责申明:以上观点不代表“中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玻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571-89938883,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者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资讯推荐

查看更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