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陶瓷坩埚
供应标题:石英陶瓷坩埚
价格:电仪
发布公司:连云港太阳光石英陶瓷有限公司
供货总量:5000000/年
联系人:吕金虎
发货地点:江苏 连云港 东海县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6日
有效期至:2012年12月26日
在线咨询:
在线询盘:在线询盘
产品综合信息质量:未计算
温馨提醒:请消费者做好对国际包裹的防疫措施,商品需要有进口物品三证一报告(供货者许可证、入境检疫证明、预防性消毒证明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
查看更多同类产品
连云港太阳光石英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地处亚欧大陆桥东起靠前县,风景秀丽的水晶之乡-----东海县。公司坐落于西开发区神州路东路西侧,光明路北侧,南临连徐高速公路,紧靠陇海铁路,交通便利。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硅资源深加工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领域涉及石英玻璃陶瓷制品,石英陶瓷方坩埚,陶瓷辊棒加工,销售等。公司注册资产1000万欧元,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现有职工300人,其中包括高等工程师15名,技术人员50名。公司将“质量靠前,用户至上”为经营理念,成为较有竞争力的石英全部品牌。
基本信息
连云港太阳光石英陶瓷有限公司所生产熔融石英陶瓷坩埚,用其特有技术及工艺,成型及烧成工序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充分体现出熔融石英陶瓷的固有性能,度高,度大,石英陶瓷坩埚是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铸锭炉的关键部件,它作为装载多晶硅原料的容器要1500℃以上的高温下连续工作50小时以上,使之熔化生产出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硅锭。由于其使用条件极其苛刻,对坩埚的纯度、强度、外观缺陷、内在质量、温性能、热振稳定性、尺寸精度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公司以严格的生产工艺控制,保证了石英陶瓷坩埚的纯度和质量,并采用精选的高纯熔融石英原料,产品在出厂前采用超声波工艺对坩埚表面进行清洗处理,保证了制品的纯度。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其质量体系要求控制,保证工艺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且通过多种无损检测技术,检测坩埚内部缺陷,保证坩埚出厂质量。
连云港太阳光石英陶瓷有限公司基本信息
连云港太阳光石英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地处亚欧大陆桥东起靠前县,风景秀丽的水晶之乡-----东海县。公司坐落于西开发区神州路东路西侧,光明路北侧,南临连徐高速公路,紧靠陇海铁路,交通便利。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硅资源深加工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领域涉及石英玻璃陶瓷制品,石英陶瓷方坩埚,陶瓷辊棒加工,销售等。公司注册资产1000万欧元,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现有职工300人,其中包括高等工程师15名,技术人员50名。公司将“质量靠前,用户至上”为经营理念,成为较有竞争力的石英全部品牌。
主营行业:机械配件及工具 // 石英陶瓷辊
公司注册地址: 法人代表:
员工人数:100-200人 厂房面积:300亩 年营业额:
年进口额: 年出口额: 主要市场:全球,
客户群:玻璃机械业,玻璃制造业,光伏业
公司名称:
连云港太阳光石英陶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万元/年-人民币1亿元/年 公司网址:http://sunlight0816.glass.com.cn
产品属性:
计量单位:只 供货总量:5000000/年 最小起订量:0 产品单价: 品牌: 规格型号:878*878*420 包装说明:纸箱包装
石英陶瓷坩埚产品概况
耐火材料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轻工、电力、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保证上述产业生产运行和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在高温工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2001年以来,在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高温工业高速发展的强力拉动下,耐火材料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已成为世界耐火材料的生产和出口大国。2011年中国耐火材料产量约占全球的65%,产销量稳居世界耐火材料第一。据《2013-2017年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2001-2010年耐火原料及制品产量稳步增长,其中“十五”末约为2001年的2倍;2010年全国耐火制品产量达2808.06万吨,约为“十五”末的3倍。截止2011年,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917家,从业人员超过30多万人,实现销售收入3376.79亿元,实现产品销售利润477.37亿元。但是,由于无序开采、加工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浪费较为严重,上述矿产资源、特别是高品位耐火原料资源已越来越少,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已是当务之急。宋桢雨认为,耐火材料行业必须引导原料矿山组织科学开采,对资源进行优化综合利用,特别是不同品位矿藏的均化处理,杜绝滥采乱挖,逐步促进资源的更合理利用,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前瞻网表示,耐火材料行业发展与国内矿产资源的保有量休戚相关。铝矾土、菱镁矿和石墨是三大耐火原料。而中国是世界三大铝土矿出口国之一,菱镁矿储量世界第一,还是石墨出口大国,丰富的资源支撑着我国耐火材料度过了高速发展的十年。与此同时,我国耐火材料企业众多,企业规模、工艺技术、控制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先进的生产方式与落后的生产方式共存。行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不高,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随着“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快淘汰落后及高能耗产能,行业将重点开发和推广新型节能炉窑,开发综合节能技术,开展能源管理,“三废”的排放控制和“三废”资源化回收利用等。致力于用后耐火材料资源化和再利用,减少固废排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指出,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耐火材料单耗约为每吨钢消耗25公斤左右,到2020年降至15公斤以下。2020年中国耐火材料更长寿、更节能、无污染、功能化的产品有大幅度提高,产品满足冶金、建材、化工以及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